四位嘉宾(台上左起:危辉、林龙年、于海、江晓原)在讲堂现场展开热烈讨论。袁婧摄
文汇报讯 (记者袁琭璐)“人工智能现在所能做的还很有限,最好的智能目前可能还是人类的智能。”昨天下午,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危辉做客文汇讲堂人文解读“四大未知疆域”(太空深海极地网络)系列讲座最终场,主讲《人工智能下的人类世界》,并与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教授林龙年、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于海对话圆桌论坛。在三小时的互动中,人文学者与科学学者的思维碰撞激起了现场300余位听众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热议。讲座结束后,学者们被热情听众“包围”问答了一节课的时间。
回顾人工智能发展至今近70年的历史,危辉指出:“1960年代,我们展望会出现机器人秘书和心理医生;1980年代,我们曾期望到2000年能够建立人类水平的知识库。而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大多数目标都没有实现或者严重滞后,这使我们逐渐认识到,要想实现人工智能并非易事。”他认为,尽管现在人工智能取得了颇多进展,但表面繁华的背后也隐藏着不足,比如计算机只能解模式化问题,而且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将导致许多社会风险,例如失业问题、泄露隐私及技术失控的风险等等。
对于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获得的成就,危辉指出,在人机对话和中英文的互相翻译上,中国已处在世界前端。同时,在类似大规模视频监控这些多媒体技术方面,中国也做得相当不错。在脑科学家林龙年看来,继美国、欧盟等推出“大脑计划”后,正
在酝酿中的“中国大脑计划”也将以“一体两翼”的方式展开,实现脑科学的“跟跑”。“反观人工智能,目前的这波高潮源头在国外,希望中国能够通过原创性、前瞻性的布局成为下一波人工智能高潮的原创引领者。”
“科学的限度在哪里?”这是四位学者争锋的焦点。林龙年认为,科学是中性的,它的“双刃剑”属性永远存在,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会因此有任何停止。江晓原担忧,科学的“福”与“祸”
正趋向“祸大于福”的失调比例,人工智能便是一个典型领域。中国现在在工业用机器人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是令人欢欣鼓舞的现象,但江晓原认为存在隐患,“高速发展总是与高风险并存”。圆桌对话主持人于海总结,在计算领域中,人工智能要达到人的灵巧度和人的智慧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发展应有两个限度:一是伦理限度,若机器人真的具有意识,那将非常危险,也就意味着人该有的智能
机器人都有了,甚至还会超越人,那么到时人类该如何对待机器?另一个限度是,从技术上看,人工智能能否走到那一步?人类的智慧里不仅包含科学上的前进,还有伦理上的思考。
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从来不以“回答问题”而告终,提出问题正是一种进步。讲座尾声,学者们达成了共识,“正在发展中的人工智能需要多学科和相关制度的共同推进,这样的科学才能造福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