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城的核桃产业链让当地百姓尝到甜头。(上海援疆叶城分指挥部供图)
■文汇报见习记者 陈佩珍 记者 王 星
今年夏天,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依提木孔乡16村的维吾尔族妇女吐孙阿依·买买提,几乎每天都会到村委会大院剥上大半天核桃。和她围坐一起劳动的,还有同村其他50多位妇女和老人。剥完之后,她们会根据质检员的要求按照核桃的颜色进行筛选分级,将不同品相的核桃仁分别装入对应的编织袋。这样一天工作下来,吐孙阿依她们每人可以领到60元工资。
光靠剥核桃就能赚钱,这在以往,是她们想都不敢想的。正是这些年上海援疆力量的不懈推动,帮她们快速圆了“脱贫梦”。
自家核桃不用再去巴扎“贱卖”
吐孙阿依家的5亩核桃林,种了好多年。作为远近闻名的核桃之乡,在叶城县,像吐孙阿依这样以核桃为生的家庭并不在少数。整个叶城县的核桃种植面积约57万亩,年产量约12万吨。往年忙完核桃采收,大家就用毛驴车把自家核桃拉到巴扎 (集市) 上一卖了事,偶尔也会剥一些核桃仁,但不过是在每公斤售价上稍微多赚几块钱,总体收入十分有限。
但如今,吐孙阿依已经不必拉着自家核桃去巴扎“贱卖”了。2014年,叶城县引进了一家以生产核桃乳为主业的食品公司,收购当地老百姓的核桃进行深加工。该企业总经理安家良告诉记者,落户叶城之初,他们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就拿最简单的收购核桃来说,很多村民喜欢用‘土办法’剥核桃最外层的青皮———用塑料膜包严后再把皮捂烂然后剥下。这样一来,青皮汁很容易渗入核桃内,原本的白核桃仁被染黑了,价格起码跌一半。至于收来的核桃仁,常常夹杂着细碎的壳,难拣难分。”据安家良回忆,有一次正是因为核桃仁里夹杂的壳,导致消费者崩坏了牙,公司为此还倒赔给某月饼企业数十万元。
如何既能帮助援疆企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切实助推当地居民进一步增加收入,上海援疆人一直在思索。上海援疆干部、叶城县委副书记胡广告诉记者,初到叶城时的几次下乡调研,有一个场景在他脑中挥之不去:“一些村子里,经常能看到不少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晒太阳、聊天。我就在想,有什么办法把这些富余劳动力聚集起来,让他们围在一起劳动增加收入。”
让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前赚钱
乌吉热克乡巴什硝尔艾日克3村党支部书记木塔力普·吐尔逊曾对记者感慨:“其实好多村民也想打工多赚些钱,但因为要兼顾农活不便外出,往往是想想就没了下文。”因此在农闲之时,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晒太阳、聊天便成了“家常便饭”,其中不少人,还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面对此情此景的上海援疆干部们坐不住了。今年起,他们在叶城县多个有条件的村庄开辟场地建立“剥核桃点”,通过企业向各个点派遣质检员,对村民进行核桃筛选、分等、分类等技巧培训,由此吸引了大批村民在家门口直接从事核桃初加工。这样一来,收来的核桃等于在源头上有了第一道质量把控,企业便能把精力集中在精加工上。不仅如此,上海援疆指挥部还为该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全力支持他们研发新产品。
在上海援疆力量的持续推动下,那家生产核桃乳的企业如今已成为叶城县核桃产业的龙头企业,并开始生产核桃油、核桃蛋白粉等高端产品。不仅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在多个城市建立了代理商,目前已形成年产饮料8000吨、产值6000万元的生产规模。“企业利润稳定了,我们就能以相对更高的价格来收购村民们的核桃,从而形成一个精准扶贫的良性循环。”安家良自信满满。
让当地老百姓尝到甜头的,不光只有叶城的核桃产业链。莎车的巴旦木、泽普的红枣、巴楚的甜瓜……这几年,上海援疆指挥部依托对口四县的优势农产品资源,逐渐摸索出了一条“1+N+X”的产业促进就业之路。
据胡广介绍,所谓的“1+N+X”,是通过1个龙头企业从事深加工精加工,建立若干(N)卫星工厂从事专业加工,设立较多(X)个农村合作社进行初加工和粗加工的产业模式,大量解决富余农村劳动力,实现普遍就业精准扶贫。他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还在接洽一家以核桃青皮为原料生产染料的企业,如果能成功落户,还将一步完善叶城县的核桃产业链。“以后,这些在家门口剥核桃的百姓们只需多添一道工序,便又能多挣一份剥核桃青皮的钱。”
(本报喀什7月8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