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8日,G20第12次峰会在汉堡举行。按照主办方德国的议题设置,汉堡峰会的主题是“塑造联动的世界”,分为三大主要议题:增强经济增长韧性、提升可持续性、承担责任性。可以预期的是,峰会的主要成果也将围绕这三方面展开。
在增强经济增长韧性方面,IMF在4月份上调了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从3.4%上调为3.5%,WTO也预测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为2.4%,远高于2016年1.3%,上升超过一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当前全球经济正在出现稳定向好的积极态势。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仍面临着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经济增长面临融资环境收紧,贸易复苏面临保护主义情绪,下行风险不容小视。
在这种背景下G20应该怎么办?汉堡峰会的思路是,风险和挑战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只能是在风险和挑战来临时,努力提高各国应对风险的能力,即增强经济增长的韧性和抗风险的能力。目前,最主要的增强韧性的措施是加快推进G20各成员国国内的结构性改革,把各成员国经济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补好。同时还要加强G20各成员国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比如美国利率政策正常化会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特朗普政府采取的减税和放松金融监管的政策措施会产生什么样的外溢效应。再比如,欧元区今年有望实现1.8%-2%的经济增长,这对欧洲经济和全球经济都是重大利好,欧洲央行是否会因此调整政策,如何与其他G20成员保持密切沟通,这些问题都备受关注。总体上看,“增强经济增长韧性”议题的预期成果是希望G20延续2008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结构性改革的精神,推动“各成员国各自和共同使用所有的政策工具,包括政策、货币和结构性改革,来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
在提升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方面,汉堡峰会强调,经济增长还必须是绿色的、包容的。绿色增长主要指的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议题。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了《巴黎协定》,这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汉堡峰会将探讨在美国退出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这实际上需要更大的智慧:一是在能源领域采取更多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二是推进绿色金融的发展,推动银行、债券市场等金融机构进行环境友好型的投资。
除了绿色之外,“可持续性”还指的是包容性,即增长的成果要能被更多的国家、更多的阶层和群体所分享,尤其是那些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小微企业、贫困人口和妇女等。汉堡峰会重点关注非洲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增加对非洲的投资、数字经济对扩大收入差距的影响、提升妇女经济权利等方面。德国提出了“与非洲有约”的倡议,主张G20国家要扩大对非洲的投资,尤其是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在数字经济方面,汉堡峰会有望达成 《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别原则》,就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过程中金融消费者保护、数字技术和金融知识普及等方面制定国际标准。在妇女经济权利方面,汉堡峰会可能推动G20国家在增加女性就业机会、提升就业保障和工作条件等方面达成共识。
在承担责任性方面,汉堡峰会提出要塑造联动的世界,强调G20国家作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大国,应承担更多的大国责任,在解决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带头作用:一是解决恐怖主义的问题。汉堡峰会在进入领导人正式会议之前,有一个领导人的非正式会晤,重点就是讨论反恐的问题,有望单独发表一个G20领导人关于打击恐怖主义的联合声明;二是解决卫生的问题,既包括增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体系,防止埃博拉等传染性疾病再度爆发,还包括采取措施减少抗生素的滥用,防止抗生素耐药性;三是解决难民的问题,重点是从国际治理架构的角度,推动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领衔建立一个“全球危机应对平台”,以支持中低收入国家的难民,缓解欧洲国家在难民问题上所面临的严峻危机。
一些领导人的双边会晤也成为汉堡峰会重要看点,其中“习特会”格外引人关注。4月7日,在中美领导人的海湖庄园峰会上,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机制开始启动,并制定了中美经济合作的“百日计划”。5月12日,中美双方共同发布了“百日计划”的“早期收获成果清单”,达成了10项重要合作成果。截至目前,这10项成果已全部落实,凸显了“结果导向”。在此基础上,汉堡峰会中美领导人的双边会晤有望为规划新时期中美经济合作做出指导,将“百日计划”升级为“一年期计划”。
(作者系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