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何易
距离上海市中心120公里的小洋山岛上,驻守着一支特殊的水上执法队伍,其中有安全指挥员、水域巡视员、海域船舶执法、海岛雷达站驻守……他们中的132人还有另一个身份———共产党员。
这些党员隶属于洋山深水港海事局党委,分散在4084平方公里水域的不同岗位上。借助一个二维码、一张“E卡通”、一个“共享日”、一堂“微党课”,这132名党员带着入党初心扬帆远航。
扫一扫,党员学习成果一目了然
洋山海事132名党员人人都有一张红色的电子卡,上面有一个醒目的二维码。扫一扫,不仅可以得知党员基本信息、党费缴纳情况以及组织关系,还可以查看到“积分”———记录着党员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学习情况。
这张红色电子卡被称作党员“E卡通”,不仅能够完成党员支部活动签到,而且对党员学习、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以积分形式进行统计,使党员的学习进度和成果一目了然。
“可以把这张卡视为洋山海事的电子党员证。”洋山港海事局党群工作部主任孙成杰告诉记者,目前党员身份的宣示往往通过党员先锋岗位铭牌、党徽等形式体现;对于工作地点分散、工作时间不一的洋山海事党员来说,上述形式对树立党员身份意识作用不大。洋山海事在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上颁发党员“E卡通”,给党员一个“身份证”,是增强党员身份神圣感的一种尝试。
当然,“电子党员证”最根本的用途在于加强党员信息化管理。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中,洋山海事启用“E卡通”信息化平台,开发出一套“智慧党建”工作方法,帮助每一位党员在远航途中不忘初心。
共享日,破解党员集中学习难
“共享单车”风靡,让“共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因为,“共享”是求解资源调配问题的一条优选路径。那么,学习资源能不能共享?
洋山海事所管辖的4084平方公里水域内分布着7个工作站点,在此驻守的党员中,既有24小时值守监控台指挥上千艘船舶的安全指挥员,又有“白加黑”守护东海大桥的水域巡视员,更有一出海就要半个多月驻扎在无人海岛的雷达站维修技师……洋山港海事局党委创新实践支部“共享日”活动,各党支部以月度常规学习为基础,提前向全局公布“共享日”活动内容,向局属其他支部因翻班、出差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参加学习的党员开放。
这一举措有效破解了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党员集中学习教育难、教育培训资源整合难等困难和问题。
“因为翻班、海上驻巡,我经常会错过所在支部的集中学习。现在有了‘共享日’,我就能到其他支部‘补课’啦———既能跟上学习进度,还有利于与其他支部同志沟通交流,学习效果更好了!”来自安全指挥党支部的党员小吴有着切身体会。有一次,小吴正在小岩礁附近驻巡执勤,得知小岩礁海事行政执法党支部在开展党员活动,便立即和执法船上的其他党员利用船歇补充物资的时间,上小岩礁刷卡参加活动。
微直播,党员随时驶入“学习港湾”
洋山深水港海事局所处的小洋山岛相距上海市中心近120公里,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市区,洋山海事工作人员每天坐车超过4小时。“以前,在车上只能一遍遍刷微信朋友圈打发时间,自从有了掌上‘微党课’,就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微党课直播间’,听听最新党课,还可以与支部党员线上互动———上班途中的漫长时间被有效利用起来了,‘E卡通’的党员学习积分也可以轻松拿下。”来自海巡执法支队的党员小朱为洋山海事的“微党课”点赞。
洋山港海事局党委在微信上开辟“微党课直播间”,支部书记把上级党组织要求以及近期学习内容以视频或者图文形式“搬”上网络,支部党员可随时随地听党课,进一步激发起党员参加组织学习的热情,党员到会率达到百分之百。
“微党课”直播页面里还设置了评论专区和互动专区。“由于翻班,我们党员与支部间的沟通交流机会较少,党员的想法不容易收集。有了‘微党课’线上互动,平时工作生活中有什么建议和问题,可以直接在互动平台上提出,真的很方便。我们巡逻艇上开设阅览角的建议就是通过这个平台提出的,单位很快就给解决了。”在海事巡逻艇上工作的党员小冯告诉记者。
洋山海事地理位置特殊,党员分布点多面广,通过创新党建信息化举措,让每一位党员紧跟党的步伐。洋山港海事局党委副书记张炎表示,今后还将把洋山港靠泊商船的流动党员吸纳到洋山海事的支部学习中,给流动党员提供学习的“港湾”,真正实现“党建互联、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