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鹏)清明又至,沪上的中小学生通过网上祭奠等方式,寄托对先烈的哀思。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清明节是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有关生死的话题不可避免,但需要合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多给孩子讲述家庭成员的故事、一起阅读与生命相关话题的亲子绘本等,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生死”话题走进课堂
如果对七八十年后的自己或家人说一段话,你想表达什么?清明节之际,奉贤区殡葬管理所职工走进了头桥中学七年级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有关传统习俗和生命意义的讲座。
“80年后的我,可能从一个健壮的少年成为驼背的老人,那时候我有可能会有自己的一片蓝天,也有可能平淡无奇。无论如何我要珍惜眼前、活在当下,没事的时候陪陪父母。等我长大后,父母可能已经没有力气,也不能陪我辩论了,时间就像一把利剑划出的沧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得来不易。”七(1)班的朱敏孜对未来的自己写下这些话,不禁潸然泪下。
这有些出乎头桥中学校长杨文英的意外,她说,“这是对学生一次特殊的生命教育。不仅帮助学生了解清明习俗,启发学生缅怀先人的内心感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对先烈、先贤的崇敬、感恩、敬仰,转而关注身边的人、珍惜当下的生活。”据悉,该校计划未来每一年,都邀请这些工作人员走进校园,为孩子上一堂“生死教育”的课。
记者了解到,在沪上部分中小学,“生死教育”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走入校园和课堂。闵行区梅陇中学曾召开过一节名为 《做一个负责任的家庭成员》的主题班会,在讲述了如何照顾家庭中年迈的家庭成员等话题后,班主任张老师还提到了生活中无法回避的“死亡”话题。在她看来,眼下的课堂教育中,与“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相关的教学内容并不少,却鲜有生死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名男同学因为家中长辈刚刚过世不久,他说,没想到一堂班会课让他有了更多宣泄悲伤情绪的渠道,也懂得怎样正视家庭成员的离去,重新回到现实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
多给孩子讲述家庭的故事
在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基础教育阶段,“生死教育”早已走入家长和教师的视野。这些国家通常的做法是,借助家庭成员的离去、小动物的离去等机会,向孩子传递生死教育的讯息;学校也会组织到殡仪馆等与生老病死相关的场所,让学生了解生命周期的演变。
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小文认为,家庭更是开展生死教育最合适的场所。家长应多讲家庭中的故事,多讲述父母与祖辈之间的故事,通过生活中的细节让孩子感悟到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有血有肉”的存在,让孩子对“家”的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陈小文说,“孩子们会知道,父母与自己除了简单供养关系外,还有更多情感的纽带。当遇到情绪问题时,他们也会更倾向于向家庭成员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