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蓓)一年前,黄女士的丈夫过世,遵照丈夫遗愿,黄女士把他的骨灰撒入大海。三年前,上海知青廖先生长眠海底。廖先生当年为了支援大西北建设而离开上海,最后,他以海葬方式回到家乡。六年前,上海老兵冯先生魂归大海。他戎马一生,想随海水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几个女儿为他建起网上纪念园,并且表示要追随父亲,在自己百年之后也实行海葬。
清明前夕,这些海葬者家属前往滨海古园,参加海葬公祭典礼。自2008年以来,滨海古园已是第十次举办海葬公祭。
到2016年海葬占安葬数比例年均增长约10%
上海的海葬历史已有26年,从1991年推出骨灰海葬活动至今,上海已有数万名海葬者选择在长江入海口告别人世,其中包括作家巴金。
1999年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设立飞思海葬服务部,专门受理海葬业务。来自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从1991年3月19日上海举行首次海葬算起,到2016年底全市共有37056名逝者的骨灰被撒入大海。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海葬观念的形成和推广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副总经理刘维斌记得,最初沪上每年的海葬量仅100多具,2016年这个数字达到了3345具,海葬占当年安葬数的比例为2.7%,年均增长约10%。
2016年下半年,上海理工大学课题组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有24.7%的受访者接受海葬,比起2003年4%的接受率有了大幅提升。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乔宽元表示,这个数字给了民政部门继续推行海葬的信心和底气,但也显示出海葬的实现率仍然低于接受度,需要通过更好的方式进行推广和引导。
海葬适航期仅四个月,预约等待需半年多
上海市殡葬管理处副调研员张颂杰介绍,上海海葬,实行的是家属随船出海撒散骨灰的方式。海葬航线主要是吴淞至长江入海口,长江口航道密布、轮船众多,保障海葬活动安全的压力逐步增大。
上海冬季多雾,夏季多台风、雷雨等强对流气候,天气直接影响到海葬航次的安排。为了确保航行安全,现在只能利用春秋季节的四个多月时间出海,船次运能与市民需求存在矛盾。
当前适用海葬的船型主要是客滚船,每艘船的核载人数为300多,除了工作人员以外,每个家庭可以有不超过6名成员随船参加海葬。这样,每个船次只能为50余位海葬者撒骨灰。
种种原因,导致前几年预约参加海葬的等待时间达到一年以上。服务部门想办法优化航次、挖掘余量,把排队时间缩小到了半年多。但这仍然对市民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探索新的海葬形式
大城市土地供应日益拮据,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缓解用地矛盾的方式之一。历年来,上海逐步推行了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去年,上海第一家生命晶石工作室成立,至今共吸引约180个家庭尝试生命晶石服务。今年清明前后,沪上还有墓园开展小型墓 (家庭合葬墓型)设计大赛。
而海葬是最彻底的节地葬式。受邀参加海葬公祭典礼的柏万青说:“从小道理来说,先人海葬,可以减轻小辈的负担;从大道理来讲,海葬可以节约用地,所以我从一开始就很赞成这种方式。”
张颂杰表示,今后上海民政部门还要研究探索新的海葬形式,比如在陆地举行送别仪式,由工作人员代为集中撒海;开设“海葬纪念网”,为选择海葬市民提供纪念平台等,缓解预约等待时间过长的矛盾,也满足家属缅怀纪念的需求。
1999年上海出台海葬奖补政策,对选择海葬的本市居民,每具骨灰补贴家属150元,2012年提高到2000元,宝山、浦东、奉贤等区在市级补贴的基础上,对本区户籍居民再给予奖补。张颂杰透露,殡葬部门今后也会考虑调整补贴方式,继续鼓励市民选择海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