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的船队将沉管拖往施工海域。(薛安平陈立通供图)
本报珠海3月7日专电 (通讯员唐丽娟 李正林)今天,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巨型沉管———E30管节安装取得圆满成功,轴线、纵坡、艏尾高差等各项关键指标均满足设计标准。至此,33节世界最大体量沉管全部安装完毕,已建隧道总长达到5652米,距最终合龙仅差12米。
E30沉管位于隧道合龙口东侧,长171米,为异形曲线段管节,整体呈梯形。由于E29沉管已于2月中旬安装就位,最终接头已经制造完成,长度、位置均已无法改变,因此E30沉管是保证最终接头安装的最后一道关口,在33节沉管安装中受限制条件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精度要求最高,堪称“一锤定音”。同时,E29沉管安装后,基槽龙口东西长度已不足200米,实测表明,受狭口效应影响,现场流速显著增大;E30沉管沉放时,阻水面积将超过龙口宽度的90%,线形控制难度特别大。这不仅是港珠澳大桥沉管安装施工的最后一战,更是关系最终接头能否精准对接乃至海底隧道建设成败的背水一战。
隧道最终接头两侧沉管安装精度控制难题成为中国交建建设者攻关的重点。隧道建设最难难在最后对接,采用“盾构法”等传统方法施工的隧道,对接误差一般在15厘米;沉管隧道建在海底,很多测量方法都无法施展。三年多来,岛隧项目总部深入开展隧道龙口线形动态评估及控制系列专题研究,制定了综合采用 GPS系统、双人孔投点、管内贯通测量、水下人工复核等四种测量手段进行比对、校正的定位方案,力争使线形误差控制在5厘米之内,为最终接头安装奠定良好的基础。
3月4日7时37分,E30沉管基床最后一条碎石垄整平完成。经多波束实测和潜水探摸,整平精度符合设计规范,回淤强度可控。6日7时30分,林鸣总经理下达开工指令,E30沉管缓缓绞移出坞。在13艘大马力拖轮、10艘海事警戒船护卫下的安装船队,浩浩荡荡驶往施工海域。至傍晚,北风突起,海上风力达到6级,大风卷着白浪一阵阵涌上管顶。水下人工测量是对接精度控制的重要手段。水深流急,多点定位,操作困难,E30沉管对接时最大单边测量长度超过40米,这在所有沉管安装中还是第一次。今天凌晨3时18分,沉放指令下达,巨大的沉管缓缓下沉。“龙口效应”增添了沉管操控的难度,沉管逐步下沉,阻水面积变大,槽底流速随之增大。丰富的安装经验,精心选择的对接时机,让建设者应对裕如。经多轮对位置、纵坡、姿态的测量、比对、调整和复核,沉管平稳着床。8时40分,水力压接顺利完成。经贯通测量,各项指标满足预控标准,E30沉管成功安装,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管浮运安装圆满收官。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总长5664米,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最终接头对接而成,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海域横穿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最大安装深度超过45米,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质量标准和环保要求特别高。在超长工期中,中国交建始终秉承“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质量理念,圆满完成了全部33节沉管安装对接,已建隧道滴水不漏,引领中国沉管隧道建设快速迈进世界领先行列,让“一桥连三城”的梦想近在咫尺。
在E30沉管安装完成的同一天,最终接头钢结构也从上海振华南通基地经长途运输抵达珠海,将在桂山沉管预制厂完成灌浆作业后,选择合适窗口期用世界最大的12000吨起重船进行吊装,全面实现港珠澳大桥贯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