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祝越
过去一年,在闵行各处的广场上,最火的是水兵舞。
普陀区武宁路桥边的苏堤春晓小区中,也有一支小小的水兵舞队,舞姿英姿飒爽,却又无限柔情。因为机缘巧合,挟带着一丝无奈,水兵舞队的大妈们从普陀转战到了闵行,一脚踏进了广场舞的“大江湖”。
退休之后跳入“舞坑”
从幼儿园园长到广场舞舞者,仿佛就在一瞬间。苏堤春晓水兵舞队的“掌门人”姚捷如从幼儿园退休后并不轻松,除了在华东师范大学特教带研究生班,还在所在的研究会进行学前教育老师的岗前培训———所有静安区的幼教老师都会和她打交道。
工作强度不减,但姚捷如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下班”后,她想保持运动,自己练起了柔力球,想着锻炼一下关节,也是为了健康。柔力球看着简单,实际却很难上手:手持类似羽毛球的器具,带有弹性的网面包住带有丝带的球,通过手腕控制球始终停留在拍面上。练上手了,各种花样开始展现,身体旋转、上下抛接,配上音乐,煞是好看。
广场舞确实是她的一场“意外”。在小区打柔力球时,姚捷如被居委会文体干部看到,觉得有推广必要,在居委会的帮助下就组了一个10人健身小队,大家都跟着姚老师学打柔力球。2015年,水兵舞一下风靡,小区内也开始跟风。柔力球队掉进了“舞坑”,10人小队也扩展到21人。
作为“掌门人”,姚捷如一路带着舞蹈队走来,编舞、选乐一把抓。她的宗旨很简单,大家开心便足矣。用姚捷如的话来说,她们跳的舞蹈属于广场舞2.0升级版,因为传统广场舞的音乐有些土,所以她在选择音乐的时候花了不少心思———它可能不需要很广的传唱度,但一定要积极向上。就拿《最炫民族风》来说,这个音乐放出来的时候,因为是四四拍的节奏,队员听几遍,脑子里就会有这个旋律,不由自主地就会跟着这个音乐微微动起来。
教大妈就像教小孩
一转眼,舞蹈队已正式成立一年多了,难能可贵的是班底成员不曾动摇,流动率几乎为零,这和从事学前教师培训的姚捷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年人和孩子有着非常相似的思维方式,每次训练,我都会鼓励她们,只要比昨天的自己好,就是进步。”
旋转、跳跃……跟着音乐的节拍,双人对跳的舞群时而动作整齐划一,时而又各有创新。“大家虽然不是真正的‘水兵’,但对于‘水兵舞’都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广场舞跳来跳去就是那些曲子,水兵舞运动量就大了不少,跳起来轻松活泼,富有朝气。”
最早的水兵舞是海上的水兵们娱乐时跳的一种舞蹈。现在广场上跳的水兵舞是北京的几位广场舞爱好者,以水兵舞为基础,糅合了交谊舞、广场舞、拉丁舞等各派所长,根据广场舞的特点精心编排而成,既有民族舞的欢快活泼,又有吉特巴舞的奔放。舞队接触上了之后,就感觉特别对路,一套接着一套学,成了水兵舞的疯狂粉丝。
“我们的队员里,有公司财务、有公务员,但就是没有一个人学过舞蹈,为了让每个人都能跳好,我有三个原则:一是简单,所有人都能跳;二是勤练,多跳一遍就多一遍记忆;三是健身,跳完要有一定功效,不能跳那么久还是大胖子,还是某个地方痛。”为了方便队员记忆,姚捷如还会根据动作配合歌词对舞蹈动作进行设计,“这个动作像小鱼游,这个一拍像小鸭子。”
教大妈们跳舞就像回到了幼儿园———其实,上了年纪,人就逐步回归了童真。“对老年人教学要有方法,他们个性都很强、自尊心很强,虽然记忆力差但是理解力不错。”姚捷如还用上了学前教育的方式,反复教学———每一个动作要讲三遍,还要尽量说得慢。
“一个舞蹈有8-12节,每一节12个动作,记着每个舞步三拍这个要领就不难学。”要跳好水兵舞,就要在原有正确的水兵舞基本步法的基础上,注重吉特巴舞蹈的线条和律动,合理运用脚尖、脚跟、脚掌着地,先跳好每一个舞蹈动作点,再逐渐掌握其节奏、风格和要领。刚开始的水兵舞动作难度高,姚捷如特地将前两套标准舞步动作简化,“水兵舞是男部与女部的配合,非常适合‘兵教兵’的方式———已经会的队员搭配进度慢一些的队员,一年下来,大家逐步跳全了网上当红的8套水兵舞动作。”
找片舞场不容易
“跳水兵舞半年之后,我发现了这套舞蹈带给我们的惊喜。”姚捷如说,不少队员的体重一直保持得很好,腿不疼腰不酸,形体和气质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整支舞蹈节奏轻盈、不激烈、接地气,但同时又主要以前脚掌着地,所以对中老年人的健身作用尤其明显。
光在小区跳舞还不够,队伍还逐步走了出去。水兵舞跳起来节奏相同、音乐相同,有着特别的相容性,姚捷如的队伍能和中山公园水兵舞队一起跳,还被一个由全市不同地方水兵舞队组成的上海英姿飒爽水兵舞团看上,加入了300多人的大队伍。姚捷如也成了舞团中的合练老师。
“大水兵舞团”由10个社区水兵舞队伍组成,有普陀的、有宝山的、有闵行的甚至有崇明的,平时大家都自己练习,一旦有大型活动,场地就是个大问题。
去年9月23日,上海英姿飒爽水兵舞团组织了350个人去闵行体育公园第一次排舞。63岁的团长郝海英也许从来没有这样兴奋过:把10个队伍都叫齐了,事先还专门过来看了一次,“终于有个场地够用。”
为了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郝海英还专门联系了航拍视频。一大早,当她拉着音响找到空地,正用喇叭指挥排队时,却被园方紧急叫停了。原来,大型活动需要备案,要跳舞也需要走过一系列审批流程。“当时有宝山的团员5点就赶到闵行,我一下子吓得脚骨都发抖。”郝海英只得寻求紧急申请,将所有队伍的旗帜都撤下,喇叭的音量也调到最低,并答应这是最后一次过来了。
郝海英最终找到了古美路街道双拥公园落脚,300人的“水兵舞”在这里舞动开去。当然,仍然有很多需要遵守的规定:跳舞的时间要有所固定,选择相对柔和的音乐,且不会单曲循环,更重要的是,要将音量调到最低。即使如此,和居民的小摩擦也是时有时无,“广场舞的治理从来都是宜疏不宜堵,要对症下药,就需要互相体谅。”
广场舞的江湖“水也不浅”
大团队里的碰撞让水兵舞的“花头精”越来越透:统一的迷彩装、皮靴、男部学员配套的蓓蕾帽、女部学员的短裙……网上有“专卖店”,平均每人要花上800元。郝海英说:“最多的装备要装两大箱子,都是北京源头的同款。”
“北京同款”指的是与北京陶然亭水兵舞团一样的服装,郝海英一看到就非常喜欢,“我们这代人都有军旅情节,这样的军装以前想穿不能穿,现在跳广场舞,终于有机会穿了。”
大妈们甚至改变了从前的着装风格———不光排练穿,平时买菜也穿,“去闵行排练时坐地铁,一整个车厢都是军服,也挺壮观。穿着穿着,以前的旗袍都不穿了。”
姚捷如看得更透些,服装也买得少,“通过网络购买的服装其实是北京水兵舞团的亲戚开的,这也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我们小队凑一套就行了。”
让姚捷如看不懂的还有舞蹈的正宗与否。北京网红教练在全国各地跑,只要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授予“官方”的旗帜;再缴纳一定费用,教练可以单独授课,“这就是正统了?”
每个大妈都人手一部手机,里面装的广场舞手机应用也不少。“就爱广场舞”是看教学视频的,“跳跳舞”是组织比赛的。此外,视频录制、照片处理的手机应用,大妈们倒是都玩得得心应手。
“现在要参加比赛不容易,需要下载手机应用进行投票。最多的一次,我们二十多人的队伍要投8000多票,每天都来不及交流舞技,而是到处拉票。”去年,姚捷如的队伍终于如愿参加了“我想和你跳”广场舞比赛普陀海选专场活动,“我们的出场让游客和观众惊艳,大家追着我们拍照呢。”
姚捷如笑着说,努力总有回报,船帽、皮靴、墨镜、迷彩服……果然到哪里都“吸睛”。
本文配图均本报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