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有媒体接到多宗针对线下P2P的投诉。这些金融信息服务公司,通过超过10%的高收益,吸引市民投资理财,但最后却无法按期兑付,投资者血本无归。其实,去年3月,上海就出台了打击非法集资20条工作意见。但为何一年后,各类问题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呢?我们一起来听上海电视台的报道。
市民郑阿姨刚退休,一年半前在上海仙逸金融投了8万元,进行投资理财。对方称收益率高达13.5%,每月付息,1年到期。一开始,每月920元的利息定期到账。然而,去年7月起,利息就拿不到了,8月合同到期,8万元本金也拿不回来。 在位于普陀区的汇融大厦,仙逸金融的办公室从原先巨大的门面,缩到了一个角落。面对投资者的追问,企业负责人很不客气。( 上海仙逸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您的公司有金融牌照吗 这个跟你没有关系 ) 记者看到,郑阿姨的这份投资协议,其实是一份借款合同,仙逸金融作为中介,将钱借给了呼伦贝尔的一家畜牧公司。(记者出镜 针对各类非法金融活动 去年3月 上海市政府出台了打击非法集资的20条工作意见 明确规定“谁引进、谁负责”的招商原则 要求落实源头防控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那么,这些商务楼宇、招商中心是否知情,监管部门是否进行了风险排查?)
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这几家公司所在的商务楼宇。出租方坦言,企业的经营行为,他们无从了解。不过,新政出台之后,他们在招租上更严了。 业内人士介绍,这些所谓的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就是P2P的线下版本。虽然他们只是信息中介,起到撮合交易的功能,但经常会利用资金错配,或者期限错配,挪用投资者的资金。记者从业内获悉,去年新政出台后,一些问题公司采取了安抚政策,表示会延期支付投资者的本息。但实际上,大多为缓兵之计。希望随着政策的出台,相关监管也能够及时跟进,保护好市民的钱袋子。
来源:新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