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驻东京记者 丛云峰
英国 《星期日泰晤士报》 近日接连爆料,日本驻英国大使馆每月出资1万英镑,收买英国智库亨利·杰克逊协会在英国主流媒体和政界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
《星期日泰晤士报》 的报道中提到了一个细节:去年3月,亨利·杰克逊协会曾受邀在英国议会下院举办涉及亚洲海上安全、中国海军建设、东海局势以及日本面临的前景等问题的会议,该会议由保守党议员儒利安·耐特召集。而这位号称“正义”的议员此前受到了日本外务省的邀请,并以了解日本事务的名义访问了 日本,其往返机票、入住酒店费用以及每日的零花钱全部由日本外务省埋单。
日本 《产经新闻》 此前报道,日本政府为了强化针对中韩的“舆论攻势”,在2017财年预算案中单独列支了5亿多 日元 (约合442万美元) 的专项经费。日本共同社也曾披露称,日本外务省在去年也申请了7568亿日元 (约合67亿美元) 的专项经费,作为培养所谓海外“知日派”的费用。
尽管至今日本政府和媒体对 《星期日泰晤士报》 的爆料仍旧保持着奇怪的沉默,但该报报道的上述细节不难让人看出日本政府把这些专项经费都用在了何处。
抹黑中国由来已久
其实,一面信誓旦旦地呼吁改善中日关系,一面无中生有地攻击抹黑中国,日本人的这种对华两面性由来已久。打开与甲午战争有关的报纸,就可以发现,120多年前,日本人的舆论战已经玩得相当娴熟。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曾秘密聘请美国《纽约论坛报》记者豪斯作为国家舆论宣传的总指挥,制定的策略就是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利用西方报纸向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国大肆渲染“中国不遵守国际法”“中国尚不属于文明世界”等信息,暗示日中之间“文明”与“野蛮”的对比,以误导国际舆论。
而在此后的数十年间,每逢日本要对中国开展大规模侵略行动时,日方的舆论战总是如影随形,或是炒作中国国内有“排日”情绪,或是制造事端指责中方“挑衅”,其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之说不胜枚举。
据日本政府公布的外交文件记载,甲午战争时,日本时任驻英公使青木周藏在呈送国内的报告中说:“我以前就与《泰晤士报》建立了关系……把英国政府拉向我们一边……请寄供政治上和私人之用的额外经费。”当时为让英国路透社发布一篇日本策划的新闻,日本要支付606英镑,这在当时绝对是笔巨款,可见日本为抹黑中国是下了血本的。
近年来,随着日本对华博弈全面加速,其在国际社会的对华舆论战同样迅速升温:指责中国“不尊重国际法”,强调 日本是“先进民主国家”,渲染“中国威胁”,宣称中国国内有“反日”情绪等等。
安倍也经常赤膊上阵
其实日本官方对《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爆料回应不回应、承认不承认都无所谓,因为近年来日本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舆论,无论是明处还是暗处,宣传“反华”、抹黑中国、渲染“中国威胁论”以及中国经济“崩溃论”等都已经成为常规动作,对此世界人民都看得清楚。而且,有时可能觉得其他人干得不能让自己满意,日本首相安倍也经常亲自赤膊上阵。
几天前,安倍前往华盛顿觐见美国总统特朗普时,就反复向特朗普碎碎念,强调“如何应对中国是本世纪最大的课题”,夸大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称日美必须通过不断强化同盟关系,令中国的军事力量走向“正确的方向”。此外,安倍还不忘顺便对中国的国有企业和贸易行为攻击一番,希望借此将特朗普的视线从日本身上引开。
2014年1月22日,安倍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的发言绝对是登峰造极,创造了 日本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极致。安倍在此次发言中丝毫不谈及自己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给中日关系造成的严重伤害,反而指责中国每年10%的国防预算增长是一个挑衅,是太平洋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鉴于中国的海洋活动,必须抑制无止境的军备扩张。安倍甚至将中日 关系恶化类比为一战前的英国和德国,称中日是相互依靠的经济体、贸易伙伴,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就像一战前的英德。但是英德间紧密的经贸关系没有阻止两国关系紧张并避免冲突,希望以此将中国塑造成今后挑起冲突的“祸首”,挑动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危机感。
此外,安倍还经常不顾外交礼仪,亲自给有影响力的美国等西方国家议员写信,怂恿他们在本国推动针对中国的相关法案。去年7月安倍就曾给美国的梅内德斯等参议员写信,称赞他们对中国海洋“扩张”行为的关注,以及推动美国国会在海洋问题上通过针对中国的谴责议案的努力。当时就有美国评论指出,日本首相向别国非首脑级官员寄送书信的做法非常罕见,相信在法案通过过程中,首相的这封信函将功不可没。
自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右翼势力急剧膨胀,舆论宣传也成了美化侵略、歪曲历史、抹黑中国的重要手段。对内鼓吹右翼史观,蛊惑日本民众为修宪铺路;对外欺瞒世界舆论,为其军事扩张铺路搭桥。
而在日本政府和媒体炮制、渲染中国威胁论的背后,是日本通过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军费五连增,以及修宪势力蠢蠢欲动。日方不但主动“用嘴说话”,还在“借嘴说话”,甚至“买嘴说话”,日本企图将“重复千遍的谎言变成真理”的伎俩,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本报东京2月1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