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上海正迎来绝佳的时机!
今年,作为全国两大试点省市之一,上海将首次实施全新的高考方案。以“两依据、一参考”为核心的新高考,预示着未来考试招生制度将发生“质”的变化。
“是时候告诉学生和家长了,不仅学校教育在变,考试评价方式也在变,单有一个高分,今后很难被好学校认可。”在不少学界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看来,卓有成效地开展中小学生课业减负工作,关键是抓住“人心”。
处于升学链上的很多中小学生,被送去课外疯狂补习——学生和家长这种课外主动“增负”的行为,主要动机是“考更高的分数、上更好的学校”。但是,全新的考试招生指挥棒,正在发出全新的信号:死拼分数的时代已经过去。能否正确引导家长,向他们及时传递这些代表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信号,这是从源头上缓解升学焦虑、继而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关键。
分数只是招生第一道门槛,“恶补”越来越不明智
“三年磨一剑”的上海新高考,今年终于要见分晓了。或许,孩子正在读幼儿园和小学、初中的很多家长,眼下还来不及“研究”全新的上海高考方案将对基础教育产生的影响。
为什么新高考的启动,可能是中小学生课业减负的一次绝佳时机? 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一语道破玄机:长期以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之所以越减越重,同固有的考试招生制度有关。无论是高考还是其他下游学段的考试,一直采取的是“单一维度”的选拔模式,拿“总分评价”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高考是最典型的,不管学生的特长、爱好是什么,每门科目考几分,最后的招生都是按总分从高到低录取。
“只要这种‘分分计较’的招考方式一日不破,学生的课业负担从根本上必然难以减轻,而升学压力也势必逐层向下传导。”唐盛昌说。
上海今年将首次实施新高考方案,除了考试形式从过去的“3+1”变成今后的“3+3”,在唐盛昌看来,新高考最核心的、最具改革力度的关键点就是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即以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以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为参考)。
对考生来说,这是一种评价方式的重大变化。
“过去的总分评价模式,在新的招考体系下已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多元评价录取———新高考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这个招考趋势以后会越来越明显。”唐盛昌认为,这也和国际上占主流地位的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评价趋势是接轨的。
实际上,国内不少名牌大学今年举行的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试点等特殊类型招生试点,都传递了类似的信号。未来名校的人才选拔,必然是“既看分、又看人”的多元录取选拔模式。“如果家长们意识到,考试分数在今后升学中扮演的作用已经不这么绝对了,那么送孩子拼命补习,提高有限的分数,就显得不明智了。”唐盛昌说。
知识生产和传递方式急速变化,减负在这代家长身上或许“有戏”
除了考试招生制度的变革,和中小学生课业减负相关的另一个好时机,就是这一代学生家长的“背景”。
一位曾多年参与本市基础教育政策制定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剖析,让孩子提前学习,获取升学优势,如今的“70后”“80后”家长之所以普遍认同这样的做法,和这一代人的成长背景不无关系。“读书确实改变了这代父母中很多人的命运,他们经历了‘知识越多越有用’的时代。”
表面上看,这一代人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起跑线”意识很强,乐于送孩子上补习班,是一个很容易被升学焦虑传染的群体。但和学生家长交流多了,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校长吕华琼发现,如今的家长有另外一面:他们普遍思维活跃,有较好的教育背景,视野开阔,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这些年轻家长会判断哪种教育理念更先进,哪些做法真正有益孩子,更愿意信任老师,配合学校的工作。
随着知识经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知识的生产和传递方式正在急速变化———社会正在经历转型、发展,也必然会对人的学习模式和学校教育模式提出全新的要求。很多家长已切身感受到,孩子现在学得再多、再苦,知识仍然显得不够用,不断有新的知识冒出来。
“比起学科知识的积累,能力探究和素养提升更为重要。”多位学者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种教育理念在新一代学生家长群体中日益成为主流,而这将为政府部门出台举措、为中小学生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提供社会心理基础。
由此,能否正确引导家长,可以直接决定课业减负的成效。吕华琼摸到了一点门道。“负担”这两个字,她极少和老师、家长提起,取而代之的词汇是“乐趣”,倡导利用一切可能,使学习变得有趣起来;合理分配在校时间,让小学生的身体“动”起来……这些理念都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同。
谈到课业减负,多名校长都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在这一代家长身上,或许“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