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申遗成功后网友脑洞大开:二十四节气能放24天假不?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大雪,要不要放假?”这个“奇葩问题”,恰是来自上周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所产生的热烈反响。已有人提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能否适时有所增加,让国人更多、更惬意地享受老祖宗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不过,反对意见也十分明确,中国人“发明”的节气,主要着眼的是农业生产,没必要以是不是全民放假来衡量是否传承节气文化。
赞成节气皆应是假日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它是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成为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说:“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中国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以及顺乎自然规律的客观事实,是农业文明达到相当高度的科学结晶。”
恰是这个中国老祖宗的独特发明,令二十四节气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因此,此次申遗成功后就有网民提出放假动议,甚至还有人脑洞大开喊出“二十四个节气放24天假”。因为,在现有的二十四个节气中,只有清明才被列入法定假,其余二十三个节气都不放假。这几天,网易客户端正在开展“为了庆祝申遗成功,你支持24节气要休假吗?”的在线调查,截至昨晚12时,支持者占84.4%(17823票),反对者占15.6%(3287票)。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楼嘉军说,如果要增加放假日,建议定在下半年,因为上半年的法定假日相对较多,下半年,特别是进入10月份后直至年底,除了国庆节,已经很少再放假了。同样,网上还有支持的声音表示,不妨先恢复冬至这个传统的盛大节日,中国历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每年冬至日的12月21日至23日,这个时段与西方迎新年节日十分吻合,在这期间放假,更能体现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关性。
反对节气文化应创新
楼嘉军提出,我国已有115天法定假日,在国际上属于中上水平,如果按我国目前人均GDP来衡量,115天在发展中国家里已属多的了。所以,“有多少节气就放多少天的假”,这基本上就是个玩笑话。
“一般来说,提起二十四节气人们就会想到什么节气该从事什么农业生产,也就是说,节气规律对应的是生产规律,而不是休闲。”仲富兰说,如果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就要多放法定假,那就没有底了,不仅每个节气都可以说出一堆放假的理由,而且哪个节气放假哪个节气又不放假,不是要人为形成文化矛盾吗?
而在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胡申生看来,增强一个法定节假日就会增加一点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会使得我国的生产、经营、金融活动时间与国际通行节奏严重“脱节”,所以,并不是法定的全民统一休假日越多越好。此外,二十四气节主要是为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服务的,在现在工业化、科技化生产时代,对节气文化既要有传承还应有创新,要让节气文化更多地融入和服务于现代城市生活。正是从这一点来说,特定的节气日,民众放假是次要的甚至是无足轻重的事,关键是要赋予节气更多现代生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