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教育应回归理性
“奥数”教育应回归理性。采访中,不少中小学数学教师赞同这一观点。事实上,奥数源于国外,欧美一些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不少人有奥数学习经历。所不同的是,国外从小进行奥数学习的,往往是真正有兴趣学的学生,他们与中国的孩子一样,进行着高强度训练。
有观点认为,没有必要把“奥数”一竿子打死,在浩瀚的数学海洋里,有数学特长的孩子学“奥数”,有助于开发智力,锻炼数学思维,增强逻辑能力。很多自然科学研究最终都归为一个数学模型,擅长数学明显占优。如设计一个程序筛选基因,有些计算模型可能只需费时十几分钟,数学不好的人设计模型,可能要费时好几天。在这里,数学能力可转化为创造力。
因此,“一刀切”对培养数学人才,反而有害无益,关键在于走出奥数学习的几个误区。首先,奥数并不是“提前学”,更不是“数学中的杂技”,它就是课堂外的数学,和课堂内的数学是主干与支干的关系,既是课堂的提高和深化,又是拓展视野的数学园地。所谓“提前学”带给学生们的种种负担与不良影响,如同拔苗助长,危害自明。在正确认识奥数培训以外,家长也需对孩子有正确认知,是否属于“适合人群”。
专家建议,真正让学生从奥数学习中获得“道”,而非“术”,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能否建立面试机制,由数学专业人士判断一个孩子是否适合学“奥数”,并给予集中辅导,让真正的数学爱好者可以不受升学束缚,集中精力学习,让抱着盲从心态的家长放弃“奥数”这条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才能。二是,若要杜绝“奥数”泛滥之患,源头上也应进一步完善管理,从任何途径都彻底破除“奥数”与“升学”的关联,方能真正让奥数在青少年人群中回归本源。(本报记者 彭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