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少的角色源于生活,越来越多的演员让位于替身
我们的影视主人公去哪儿了
2016年1月至今,大银幕上轮番登场的国产片已超过300部,电视剧播出也已过万集。然而,你记住了哪些角色?又有谁的表演拨动了你的心弦?
近日,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王兴东向自己所处的行业发问:“我们年产700多部电影,投放市场300多部,国产片票房200多亿元,但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匮乏,富有个性的、使人激奋的人物形象稀缺。大银幕、小荧屏上有哪些主人公形象让我们过目不忘并深刻于心灵之中?”
王兴东此番话是在由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当代电影》杂志社、上海戏剧学院日前举办的一场编剧研讨会上说出来的。在王兴东看来,“主人公”并不简单等于“主角”,影视作品的主角形象也并不应粗浅地停留在“戏份多”,而要看是否“立得住、留得下”。遗憾的是,近两年,相比动辄过亿元的票房、破亿次的网络点击量,能在观众心底留痕的影视角色并不多见,令人动容的形象更是凤毛麟角。
我们的影视主人公为何会消隐? 与会的编剧、导演、制片人、评论家撕开影视业一些华丽的外衣发现:越来越少的角色源于生活,越来越多的演员正在让位于替身。
剧本深陷主观臆造的枯井中,人物便如无根之木
作为粉丝电影,《爵迹》是失败的。打着10多位“流量明星”的旗号,3.8亿元票房显然未达投资者的预期;作为热门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幻城》和《青云志》也都没有成功,两片的收视率都从开播初期接近2,一路跌到如今的0.3左右。即便看似票房表现不错的影片,也未必在品质序列里排名靠前,《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以8.12亿元刷新国产爱情片票房纪录的同时,其评分为不及格。
耐人寻味的是,观众的不满出奇地相似。网上关于这些影视剧的评价中,“假”和“空”是高频字,这恰恰印证了王兴东的“四缺”观点:人物被商品大潮淹没,创作急功近利,角色缺了“德行”;剧本淹没在主观臆造中,完全失却生活样貌,故事缺了“血肉”;一些编剧淹没在互相模仿的洪流中,毫无创新骨气,严重“缺钙”;笔下的角色隐身在没有人性的空壳中,只求娱乐而无思想,精神气质“缺魂”。
反观有限的几个刻画细致入微的影视作品,电视剧《小别离》因贴近生活被认可,电影《勇士》则因编剧赵宁宇深耕史料被传为佳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找到反差的根源,他说:“影视本是一门聚焦于人的艺术,表达对普通人的关注、对拥有高尚情操者的尊崇。
我们为什么至今记得《鸦片战争》里的林则徐、《城南旧事》中的小英子?因为谢晋和吴贻弓两位导演所聚焦的都是真正的人,是时代里的英雄或是真实生活里的血肉丰满、人格完整的人。而现在的影视创作很多时候被娱乐主义主导了方向,闭门造车怎能催生深入人心的角色?”
明星在剧组间疲于赶场,演员沦为“脸员”
剧本是影视创作的发端,但与会编剧也有不少委屈。编剧汪海林自嘲是“弱势群体”,再好的本子若遇不到有诚意的二次创作,真正的人物形象同样是镜花水月。“但问题是,我能指望替身演好戏吗?”他说:“过去演员武戏用替身,可现在连文戏都有了‘文替’,这是顺应市场的存在还是艺德沦丧的欺诈?”
前不久,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在某颁奖典礼上怒斥演员大量使用替身为“无耻”,“中景用替身,背影用替身,台词用配音,一名主演在剧组呆不满一星期,自己的戏份全派替身上场。我不明白,演员的本职难道不是演戏吗?”一番话将已在业内大行其道、见怪不怪的替身现象置于公众视线。
替身现象有多泛滥? 横店影视城里,每天都刷新着招募替身演员的通告;微信公众号“剧组信息”,常传递“急需×××替身”的所谓信息。汪海林觉得,越来越多影视剧想走成功捷径,而找人气明星是博得关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但人气明星往往档期紧张,高峰时期甚至几天就要换一剧组。为满足疲于赶场的明星,一个剧组分AB两组同时开拍已成了“行规”;更有甚者,剧组先集中拍摄某明星的特写、近景戏份,待明星赶往下一剧组后,中景以上的景别全由替身代劳,演员彻底沦为“脸员”。
有专家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若干年后,当我们试图从影视记忆里回眸今天的生活,有哪个主人公能够代表时代的精神气质?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