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李静
(上海中心大厦俯瞰景色。摄影:杨焕敏)
古者“伤秋”,今人“赏秋”
很快,申城道路两旁、公园、绿地、校园、居民区的银杏树就要完美“变身”了———换上黄橙橙、亮堂堂的“黄金甲”,在树叶飘零前为市民献上一片纯净的轻灵之美。还有无患子、桂花树、栾树、枫香、元宝枫、鸡爪槭等,也都是市民熟悉的秋景秋香“大功臣”,个个使出“看家本领”,展现秋之美。
不过,目前的秋色主要集中在绿色、黄色和红色。秋季能否像春天一样五颜六色,让人们在入冬前再感受一把绚烂美景和丰收喜悦?对此,植物学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辰山植物园园长、中科院辰山植物科研中心副主任胡永红认为,生态申城,应该是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春景秋色尤其美;随着社会、经济、科研技术的发展,申城的植物种类将从现在的千余种增至2000种以上,将多种自然美色揽进城中。
(阵雨过后,落叶满布的街道,是上海秋天独有的风景。资料照片)
先“选美”,再“选优”
根据2040规划,25年后,上海人均绿地面积将从最初的一双鞋、一张报、一张床、扩展到15平方米的一间房。人均绿地面积要从现在人均约7.6平方米增至15平方米,生态环境建设上还有很多事要做。胡永红说,“底子打好了,春景秋色才能更持久。”
本世纪初,上海开始营造“春景秋色”,全市园林领域的科研成果走出“深闺大院”,找到“用武之地”。从那以后,申城逐渐呈现春天花儿俏、秋季叶儿亮的景象。全市的植物品种也从不到500种,逐渐扩充至现在的1000余种,翻了一番。整座城市像上了精致的“妆容”,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近几年,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更高了,本市园林科研的步伐也更快了。在很多植物学家眼里,创建“春景秋色”还是得靠科研和技术——上海土壤呈强碱性,质地粘重、耕性较差,养分也相对贫瘠,给植物生长带来一定挑战,这些都需要多个领域的携手技术攻关。从温室苗圃到街头,这个跨越过程不简单,植物要锤炼升级、证明自己,植物学家更要付出数年心力。据介绍,一棵植株种下后,从出苗、长大、开花、到结籽,一个周期下来,草本植物要花1-2年,木本植物动辄要4-5年,而一个新品种的培育、筛选甚至需要30年左右时间;然后才是进一步筛选优质种子,再步入下个育种轮回。
这是“选美”,更是“选优”。一类植物能有资质走上街头,底线是能活下来,最好还能活得精彩,其次才是观感性和吸尘等功用。以很多公园绿地种植的鸡爪槭为例,它树形不高,耐阴,在大树底下也能长得很“灿烂”,用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都很方便。入秋后,鸡爪槭就变成鲜红色,似满树红花,灿烂如霞,是非常优良的观叶树种;另外,它还有较强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吸附能力,入选很多地方的秋季观赏树种。
记者了解到,上海园林绿化行业正在加紧研究色叶植物的营养数据库、典型色叶植物施肥方法和效应、植物营养特性、典型色叶植物生境条件调查等方面的课题,以期培育出更多适合申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色叶植物,为市民营造更多景观点。
(10月里,辰山植物园里依旧花团锦簇。摄影:傅国林)
景观点“有心栽花”
虽说申城植物已达千余种,多样性实力不容小觑,但仍有市民觉得秋色的感受度不够强烈:成规模、有影响的赏秋景点不多,金山、崇明等少有的几处景点常常人满为患,体验不理想。
对此,胡永红分析说,目前街头的秋色秋香景点,很多是“无意插柳柳成荫”,故而面积小、不成规模、也缺乏规划。今后,景点的营造也可以“有心栽花”,通过设计搭配、营造秋景,也鼓励有条件的市民在自家院子里种植秋季观赏植物。胡永红向记者透露:“目前,我们正和宝山区协商,在顾村公园二期和三期辟出几百亩地,专门做秋景园,满足市民越来越旺盛的娱乐休闲需求,拉长市民与大自然的接触时间。”
此外,有专家也认为,老公园和绿地尚有开掘潜力,有待升级改造,适当增补秋景秋香植物;而城市路面、屋顶等硬质空间面积大,也是“秋色”可发挥的空间,这些地方不仅要做绿化,顺便更要做“美化”。郊野公园也是未开垦的宝地,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休憩休闲之所,也可推动城市生态升级。
(秋风送爽,秋景迷人。CFP)
(体验申城秋韵,不妨逛逛各大公园绿地。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