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童薇菁)昨晚,江宁路上的美琪大戏院又亮灯了。创作演出长达20年之久的历史巨作《商鞅》作为美琪大戏院重新正式亮相的开幕大戏,再次展现了经典历久弥新的魅力。该剧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
受到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这段历史的触动,20年前,编剧姚远写下了《商鞅》的故事。上海戏剧学院荣广润教授认为,该剧之所以成为当代经典,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塑造了精彩的人物。舞台上十多个角色均个性鲜明,富有层次感的人物设计给予演员很大的表演空间。商鞅的形象则更为饱满而有精神,在一个勇往直前,锐意进取的战国改革家身上,被赋予了更多悲壮雄浑的意喻。
秦孝公初期的秦国,生产落后,军力困乏,被诸国视为随时可蚕食的对象。穷则思变,商鞅来到秦国推行“新法”,立法令,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破积弊,激浊扬清。但该剧的历史眼光,并不止于变法成功而已。作为变法的主导者,商鞅对于“法”的精神的遵守与执行让人敬佩不已,但他最终竟然死在了自己制定的法令上,他身上的悲剧性更值得后人深思。“这段历史本身就具有戏剧的张力,导演陈薪伊把握住了冲突与抒情的节奏,使强烈的情感表达到达极致,构成了独特的舞台风格。”荣广润说。
话剧《商鞅》曾获文华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上海文学艺术成果奖,入选2002-2003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历经百余场演出,《商鞅》走遍大江南北,观众的热烈掌声从未减弱。昨夜的美琪大戏院依然座无虚席,有观众赶来“追剧”,有观众看过数遍仍动情落泪,更有许多年轻的面孔出现在观众席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亮相美琪的《商鞅》 演员阵容中同样出现了年轻一代的身影。1996年首演时,《商鞅》汇聚了张先衡、张名煜、杜冶秋、娄际成、朱艺以及尹铸胜等上海话剧舞台的一批优秀的老中青艺术家。为了更好地将经典剧目保留下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此次大胆起用一批新人加入此剧的排演。能在《商鞅》剧中担当角色,对年轻演员来说也是一次独特的艺术成长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