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听戏和赏画是老百姓农闲之余最主要的两项文娱活动。演戏不常有,年画岁岁贴,如若画中有戏,则可常品常新,百看不腻,戏曲年画因此被认作是“最有学问的年画”。
“年画”这一名词的由来,也与戏曲有关。它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二十九年(1849)李光庭所著《乡言解颐》一书中,“帚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画中有戏,传统年画精品展”,正在春日的恭王府上演。
画戏相融的奇妙空间
由清代保存至今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 《三国演义》 全本,被装裱在4个宽约1米、高约2米的大镜框里,占去整整一面展墙。6岁的王晗迪仰着脖子,看得入迷。她的妈妈毕海英在一旁循循善诱,“这是‘曹孟德宴长江赋诗,。曹孟德是谁啊?”“曹操。”“对了! 曹操在船上请将军们吃饭,酒过三巡,他吟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叫 《短歌行》,里头有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妈妈又指着另一个情节“群英会”问道:“这讲的是什么呢?”王晗迪一下子兴奋了,“群英会! 京剧里有!”在毕海英看来,年画中的戏曲故事就是“中国的安徒生童话”。
这套 《三国演义》 全本共包含“曹孟德宴长江赋诗”、“群英会”等36个情节,刻工精湛,色彩丰富,细节生动。以“孔明智激周公瑾”这一情节为例,画面上的诸葛亮执扇捻须,神情自若,他假意向周瑜献计,说只要将大乔、小乔两位美女献于曹操,便能让曹贼退兵。小乔是周瑜的老婆,周瑜一听,这还了得!
只见画面上的他双手拽过头上的雉鸡翎,怒气难抑。
《三国演义》 全本就像一组连环画,吸引眼球的是故事,滋养心灵的是故事背后的忠贞、贤良、勇敢和智慧,这不正是 《乡言解颐》 一书中提到的年画“养正”之功用么? 在一个个和非遗相关的展览和一台台戏曲的熏陶中,王晗迪俨然是个“小国学迷”了,她过两天还要和妈妈去清华美院看非遗展。今年夏天,她将从海淀区育新实验幼儿园“毕业”,“小学里有国学课吗? 有戏曲课吗?”她明亮的眸子里闪耀着喜悦和憧憬的光。
在《三国演义》 全本对面的墙上,是4幅 《红楼梦》 年画,分别表现了“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博庭欢宝玉赞孤儿”、“喜出望外平儿理妆”、“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等内容。展厅门外的花园里,海棠、玉兰、紫荆、桃花竞相开放,芍药、牡丹含苞待放。恭王府被传为大观园原型,如今以戏曲年画为媒介,竟让人陡生在戏、画、景三者之间的穿越感。这株桃花,是让黛玉泪眼相望、写下 《桃花行》 的桃花么? 那株芍药,是让湘云醉眠花荫、红香散乱的芍药么?
为配合“画中有戏”年画展,恭王府还专门请来了河北滑县大平调剧场,表演 《战洛阳》 中“罗成大战尉迟恭”的打斗戏,舞美背景即是滑县年画 《战洛阳》。观众们纷纷感叹:“太神奇了,年画里的人竟然活脱脱跳了出来。”
“画中有戏”年画展为观众营造的,正是这样一个个奇妙空间。这里展出了我国东、西、南、北、中5大区域的300余件木版戏曲年画,东有山东潍坊杨家埠的 《杨家将》、《二进宫》 等,南有江苏苏州桃花坞的 《花果山猴王》、《精忠报国》 等,西有山西新绛的 《闺房教子》、山西平阳的 《昭君出塞》 等,北有天津杨柳青的 《三国演义》、《红楼梦》 等,中有河南滑县的 《战洛阳》、河南朱仙镇的 《长坂坡》 等,很多都是压箱底的清版老画。一画一戏,戏画相融,这为恭王府踏青赏花的野趣之外,更增添赏画品戏的人文雅趣。
永不谢幕的戏台子
戏曲年画的前身是戏曲壁画,始于宋代,初兴于元代,从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做场》壁画和山西芮城县永乐宫旧址出土石椁上的 《元人杂剧图》,足以管窥元代杂剧之盛行。随着明代南戏、传奇以及当时木版画和戏曲插图艺术的繁荣,戏曲年画逐渐成型并发展。清代咸丰之后,京剧风靡,戏园林立,名家辈出,曲目繁多,戏曲年画愈发蓬勃,不仅成为年画史最灿烂的一页,甚至成为戏曲史最逼真的底片。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霞说:“很多戏后来不演了,却在年画中被保留了下来,年画为梳理戏曲的变迁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戏曲和年画的结合,让戏曲突破了时空限制,贴着戏曲年画的墙面变成了永不谢幕的戏台子。戏曲年画的绘制颇为讲究:作坊老板聘请懂戏的画师到戏园看戏,选择当时名伶的拿手好戏,当场描下最感人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身段架式,此底稿带回作坊,反复修改后再刻成木版。为了让赏画者身临其境,舞台上的台柱楹联、戏班海报也往往被画师一齐收入画中。然而,相片式的复原并非画师们的唯一追求,他们有时还会进行艺术加工:例如“马”的形象在戏曲舞台上是不存在的,仅靠马鞭和演员肢体动作来表现,而目前所见的戏曲年画多将“马”的形象搬上纸面,在戏曲实况的基础上添加了独特的韵味;再如,戏曲年画还会将一出戏中几个不同时出场的典型人物集中到同一画面中,或者将舞台上的次要人物省略掉,藉此强化戏剧冲突效果。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次在恭王府推出的“画中有戏”年画展呈现了不同年画产地的地方戏,比如滑县的大弦戏和大平调,朱仙镇的豫剧,苏州的越剧和锡剧……在不同地方文化的浸淫中,各产地的年画画风不一,杨家埠粗犷朴拙、杨柳青高古俊逸、桃花坞靓丽热烈……各自独特的美,集合成戏曲年画的大美。(本报北京4月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