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络社交媒体上,一条所谓“炒房终极模式”被高频次转发,引发热议。一道看起来“完美”的“稳赚不赔”的算术题,在业内人士看来,“属于梦想,不可能”。
这道算术题成立吗?
所谓“终极模式”的一个版本,来自这样一段文字:“我和我老婆现在在北京只有一套房子,这套房子房产证只写我老婆一人名字,然后我和我老婆假离婚。现在这套房子值700万元,我让她把房子以1000万元的价格卖给我,我首付给她300万,贷款700万。这样,我们继续住着房子,手里多了700万,用这700万进行投资(包括投资到我公司),投资的收益,刚好可以用来还贷。如果房价大跌,我就不还贷款了,让银行把房子拿走。这样我们的房子就在高位变现了。如果房价继续涨,我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真卖出去,再赚差额。”
这位人士还写道:“现在北上广有很多人在这么做,这就是次贷危机的来源。”
那么,通过这种所谓的终极模式,炒房者真的可以借一套自有住房,套取巨额的银行贷款资金,然后继续持有房产、坐享房价上涨收益,又把风险转嫁给银行吗?
答案是否定的。
溢价率逾四成,通不过评估关
沪上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零售部门工作人员分析,这一“终极模式”的关键漏洞在于评估。一套市场价值在700万元左右的房子,要卖到1000万元,溢价率达到四成以上,很难通过评估。
据介绍,对于二手房交易,银行批准多少贷款,不是简单根据买卖双方的成交价来确定的,而是要依据评估价。只要向银行申请商业贷款,二手房买卖交易就必须要通过评估,无论是卖高了还是卖低了,与银行合作的评估机构都会给出提示。如果是严重高于实际市场价值进行交易,那就属于交易价格虚高,涉嫌骗取银行贷款,银行依据评估方的意见,不会轻易批准相应的贷款额。
如果当前市场实际价值是700万元左右,那么一般来说评估机构给出的估值也在700万元上下,不同的银行以及合作的评估机构,标准有松有紧,判断评估出来的估值有高有低,但偏离四成以上的幅度不大可能出现。银行还会实地勘察这套交易房产的情况,如果成交价明显高于周围同类型房价,业务员也很容易识别。
“银行以谨慎、保守著称,风险控制严格,信贷审批需要通过支行、分行,甚至总行等不同层级,有预审、初审、终审多道环节,信贷员的业务考核与审贷老师的考核标准不同,要层层过关难度太大。”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员介绍,在实际操作中,为控制风险,成交房屋的实际评估值在市场价基础上还可能有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