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生长在城市的年轻画家,“深入生活”并非走进大山或者去任何不熟悉的地方。描绘身边熟悉的美好,也是一种研究与学习毛冬华近照。(本人供图)
本报记者 张祯希
问: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答:以独特的中国水墨语言记录这个生我养我的美丽城市。
问:最想做的是什么?
答:探索和丰富绘画的本体语言,为承载优秀传统的中国画作品做国际传播。
问: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答:完成一组描绘上海外滩的创作,推出版画册《外滩心影》,希望能够顺利举办同名画展。
毛冬华以纯水墨方式绘出上海城市建筑而在画坛声誉鹊起。“建筑也是文脉,看到原貌的人们更能理解过去,体会现在。”外白渡桥、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陆家嘴的玻璃幕墙摩天大楼、外滩建筑群……上海城市的天际线,是毛冬华用柔软画笔追逐的对象。对生长于上海的她来说,城市水泥森林的表象下,始终涌动着一股热流,其温度来自文化和历史,更来自流淌于血液中的生活记忆。
作为一位生长在城市的年轻画家,对毛冬华来说,“深入生活”并非走进大山或者去任何不熟悉的地方。描绘身边熟悉的美好,也是一种研究与学习。
曾经为了描绘一幅上世纪30年代南京路上四大公司画作,毛冬华光是翻阅资料就耗时1年,图书馆和档案馆里的图册被她查了个遍,市面上的老照片也被她一套套往家里搬。那段时间,早上5点起床,趁着街道上人少的当口去南京路取景,成了毛冬华每日的功课。最终,在2.2×5米的大画布上,既有老上海风貌的建筑群,也有熙攘的市井情趣:劳斯莱斯轿车、人力车、贴着广告的双层巴士“穿梭”其中,定睛一看,车厢里还有穿着齐整、头戴礼帽的“摩登”乘客。“四大公司当时是城市生活时尚的标志,对那时的老百姓来说,去一趟四大公司是一件大事。”毛冬华谈自己的作品,就像在讲述生活。
近两年,拓宽水墨的表现技法和对象,是毛冬华时常思考的问题。水墨柔软写意,建筑的特质则是坚硬具象,善于描画湖山云树的勾皴染点,面对横平竖直的现代都市似乎失去了表现力。
刚开始描绘身边的风景时,毛冬华也曾束手无策———到底是坚持传统的笔墨程式,还是为眼前的对象弃笔墨标准于不顾?
心若有所念,艺术中看似不可解的纠结,终会被生活化解。一次偶然的机会,毛冬华看到了映射在玻璃幕墙中的世界。“玻璃幕墙中的上海,没有了现实中的无限深度和丰富性,她仿佛被压缩到一个平面中,天空和建筑,截然分成黑白虚实两大块,颜色和景深,一切都被单纯化了。”在那个瞬间,毛冬华被某种熟悉的东西击中———这不正是一幅水墨山水的图式吗? 于是就有了一幅带有实验意味的《多云转晴》。画面中,一栋金茂大厦、一栋正在兴建的大厦以及一栋矮小的老房子,影影绰绰地投影在玻璃幕墙上,既是一出由上海的过去与当下演绎的对话,也是笔墨的率性趣味与建筑的坚硬明晰合奏而成的乐曲。这幅作品被业界权威杂志 《美术》 作为封面刊出,被誉为传统国画当代审美转型的一个探索方向。
“一个成功的画家,总是能在技法的限制中实现艺术的自由,在艺术的自由中找到生活的本源。”毛冬华说,城市与笔墨的兼容,看似一个难题,却恰好为自己提供了一个探索绘画根本问题的契机。在她看来,中国画的当代转型,不在于学到多少西方绘画的造型、构成,而在于造型和构成组成的绘画语言中,能够融入多少中国画的笔墨。
探索和丰富绘画的本体语言,是毛冬华近期的艺术目标。上海城市建筑依然是她绘画的主题,但她画笔下,这些美好建筑身上承载了更明确的学术命题,她相信:“为了展现不同的季节与光线,莫奈曾为同一片草垛做画几十幅,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艺术可能的执着探索。”
目前,毛冬华正努力完成外滩1到33号共22幢建筑,以及6幅不同状态下的水墨外滩12号,其中表现烟雾、下雨、华灯初上3个时刻的3幅作品已经完成。毛冬华说:“这种尝试很难,很纠结,但画画本来就不能太轻松。”对她来说,画画就是不断有新计划、完成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