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据统计,常住上海的外籍人士已达17.5万,人数居全国之首。作为我国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上海每年接待大量境外来沪团队和国际旅游者。2014年,上海接待国际旅游入境人次达791.3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那么,在“老外”眼中,上海什么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定位能否得到认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哪些短板?
带着这些问题,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与市委外宣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合作,于2014年下半年启动“上海城市国际形象”调查,通过向在沪居住、工作和学习的外籍人士及港澳台人士开展问卷及访谈的形式,了解他们对上海的印象、评价和意见。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受访者基本信息、对上海的总体认知和评价以及对具体生活环境的评价。前不久,“上海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报告出炉,报告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聚焦上海综合能力建设、公共政策制定、城市对外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近八成受访者为上海“点赞”
据介绍,接受该项调查的境外人士来自43个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其中男性占43%,女性占57%,主要年龄分布在18-35岁,受访者中,有媒体从业者、工商人士、专家学者及留学生。
调查显示,在沪境外人士对上海这座城市总体评价的满意度较高,近八成受访者对上海进行了正面描述,“国际化大都市”、“美丽”、“现代化”和“时尚”,是选择频率较高的用来描述上海的词。有16%的受访者认为上海快节奏、交通拥挤、生活成本高昂。问卷中还将满意度调查细化到了公共交通、购物、文化设施、餐饮、空气质量、市民素质、知识产权保护、旅游娱乐、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卫生医疗服务、教育质量、国际化、公共宗教活动场所等15个方面,数据显示,这些与在沪境外人士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服务选项中,满意度排名前三的是购物、公共交通和餐饮;而满意度排名最末的三位分别是空气质量、市民素质和餐饮。可以看出,餐饮同时位列最满意和最不满意前三位,说明在沪境外人士对饮食的关注度较高。同时,有七成受访者认为,上海市民需要在遵守公共场所文明礼仪、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等方面加以提升。
对于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情况,在沪境外人士也颇为关注。超过六成受访者对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成效表示认同,并认为上海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对上海未来发展的预测,有高达89%的受访者看好未来五年上海发展,认为上海影响力仍会呈现上升趋势。而谈到上海增强城市吸引力需要改善的方面,提升社会文化和改善生态环境首当其冲。
进一步提升涉外服务能力
从对上海市政府部门服务总体评价来看,83%的受访者表示满意,但也有少部分受访者认为政府部门协调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效率一般。在向境外人士征询对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建议时,33%的受访者认为需要提升人性化服务理念,21%表示需要规范政府部门制度,19%认为需要按照国际惯例行事,还有受访者表示政府部门要注重集聚专业人才和进行技术创新。虽然在沪境外人士对上海行政环境的总体评价是好的,但在选择最难打交道的机构中,政府部门的排名还是居于首位,说明上海行政部门的涉外服务能力还应不断提升。
调查报告建议,建立面向在沪境外人士的工作和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外籍人士、港澳台人士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改善涉外服务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反映集中的问题开展调研。
上海的探索已经在路上。在最近发布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实施办法中,上海为来沪工作的国际人士提供了更多便利。如,试点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简化了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永久居留证的程序等。这些具体措施为提升上海人才国际化水平、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添砖加瓦,也是上海力求不断提升涉外服务能力的体现。
调研报告还指出,本市涉外公共服务部门、涉外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有待提高,建议编制行业英汉用语实用手册,帮助涉外工作者扫除交流障碍。同时,发挥志愿者作用,加强对于政策法规和公务文书的英语翻译,并对地铁、公交车站、机场等公共场合的英语标识进行规范调查。
除此之外,还有委员建议,增强涉外领域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力度。一方面,通过制定具体指导细则,明确划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职责分工,政府着力于对涉外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制定和指导,社会组织则可以承接一些事务性、公共服务性的工作;另一方面,逐步构建包括社会组织发展基金、政府购买项目招投标程序、绩效评估等在内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并通过第三方评估机制,对社会组织的信用、能力等级进行评定。
营造宽松包容开放的环境
上海是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之一。在“上海城市国际形象”调查中,关于是否继续留在上海工作或者生活,61%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继续留下,但也有39%的在沪境外人士表示不愿意。调查发现,包括行政、文化、经济、社会服务要素在内的具体生活环境是吸引各类人才入驻上海的关键因素。
每年年末,市政协都要举办一场情况通报会,出席会议的是各国驻沪领馆官员、友好城市驻沪代表、跨国企业在沪负责人、外国商会代表等。会上,市政协通报一年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并听取与会人士对上海发展的意见建议。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信息公开、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话题,都是历年通报会上备受各国驻沪机构相关人士关注的热点。
有委员指出,上海有必要对照法律准则、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对标其他国际大都市,营造更加宽松包容的创新创业环境。委员建议,以法律为准绳,以自贸区为依托,加快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在自贸区先行先试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对整个现代服务业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加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对话能力的智库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可与智库建立常设对话机制,加强数据和信息共享,扶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坛和刊物,加强国内学者与国际学术和思想界的交流和对话。还有委员建议,搭建信息化平台,消除信息不对称状态。利用政府网站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上海“四个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加大对外商以及外籍人士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宣传及解读的力度,通过整合上海现有的英语专业传播资源,建设“实用性、服务性、互动性”的英语官方网站,方便外籍人士轻松获得有关在自贸试验区投资的相关资讯。
充分挖掘文化创意竞争力
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是上海的特征。对于这一点,在沪境外人士也备受感染。调查显示,52%的受访者对上海开放的海派文化表示认同,其余受访者则认为上海还具有多元融合的移民文化和浓郁的传统中国文化。
当被问到“与国际文化大都市相比,上海在文化环境方面还缺乏什么”时,不少受访者认为上海缺少引领全球的艺术创意。这倒是与不少委员的建言方向相吻合。
有委员指出,上海在电影、戏剧、动漫和设计等艺术领域具有良好基础,这使上海推进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占有优势。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上海开展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各类活动虽然多,但产生较大国际国内影响的仍然较少。委员们建议,创新相关制度和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文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积极性。比如,引导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打破条块分割,实行跨行业交流融合;通过调整财税政策,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个人资本进入文化艺术品市场,建立专门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支持能够反映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和代表上海最高水平的文艺团体加强国际交流,推出覆盖面广、延续性强的文艺交流项目。
还有委员认为,近年来,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增速较快,但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文化大都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国际文化市场的份额还很低。在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融合方面,虽然已经涌现出一批业务涉及新媒体、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等文创企业和机构,但大多还是停留在国际成熟技术的应用上,原创性的自主科技创新非常缺乏;而高科技企业关注的更多是技术层面创新,尚未形成创意概念和技术开发并重的创新机制,也未能实现在技术应用上充分利用创意设计来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和市场价值。委员建议,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模化上海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的新兴市场,利用政策引导上海文创企业向这些市场出口科技、创意含量高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文创类资金应着重扶持依靠创意设计转型升级的商业模式或项目;在应用性理工科的学科体系中,增加产品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的课程与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储备高素质文创人才。
资源整合推广城市形象
在沪境外人士都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上海呢?调查显示,21%的受访者通过朋友同事了解上海,18%通过国际社交网络,17%通过中国社交网络,13%通过上海官方外语类媒体,而通过上海市政府官网了解上海的只有4%。不难看出,社交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上海需要增加官方信息渠道,三成受访者认为,还应增加外语类信息服务。
让世界感知上海,市政协积极参与其中。自2012年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与市委外宣办、市公共外交协会共同在美国芝加哥、休斯顿以及瑞士巴赛尔、德国汉堡、爱尔兰科克、法国罗阿等城市举办了城市形象片互换播放项目,增进了当地主流社会对上海的了解。
有多年海外工作生活经历的委员也来为上海城市形象推广支招。有委员分析了伦敦、东京、首尔等海外城市在外宣推广方式上的共同点:一是把城市的外宣推广提到战略高度统一协调;二是利用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渠道策划内容互动;三是选取意见领袖、形象大使等进行合作,通过在目标人群中有影响力的个人进行核心信息传播。
委员建议,建立有效的城市海外推广联席机制,利用上海在诸多国家建立友好城市的现有渠道,结合海外招商引资、城市旅游推介、文化艺术活动等具体项目,整合利用资源,推广上海城市形象;在开通市政府双语网站、上海发布微博微信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在海外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开通政府官方账号的可行性,指派专业团队运营维护,同时收集海外人士对于上海城市形象的信息反馈;进一步发展与在沪境外人士群体中代表人士的合作,如,外籍社区活动组织者、慈善公益之星、留学生代表等,通过他们的个人分享,凝聚在沪境外人士对上海的关注度和认同感。还有委员提议,为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配个英文版,进一步扩大国际宣传;合理利用地铁站空间,结合沿线站点所在区域特色,展示上海城市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