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市一家鲜肉月饼柜台前迎来排队选购的市民。本报记者 叶辰亮 实习生 王添昊 摄
■本报记者 陈惟 徐晶卉
中秋将近。记者连日来在沪上多家月饼销售点看到,虽然散装月饼价格有小幅上涨,但仍然受到消费者青睐。
上海杏花楼公司总经理杨培民日前披露,今年月饼总体销量比去年增长10%以上,但大众消费为主的散装月饼销量猛增,同比增长40%以上。
上海市糖制食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协会抽查的831件月饼中,94.4%单位月饼价格维持去年水平,这其中盒装月饼有92%未涨价,这主要是包装“去豪华化”之后挤出的价格水分。
鲜肉月饼普涨0.5元
受原料价格和人工费用上涨影响,今年不少鲜肉月饼普遍涨价0.5元左右,从3.5元涨到4元,个别店家涨到4.5元。
南京东路上的月饼店向来是沪上月饼销售的“晴雨表”。这几日,到新雅食品买月饼的消费者排起了长队,且绝大多数是冲着鲜肉月饼来的。“我年年来排队的,今年鲜肉月饼涨了一点,4元钱一个,但是买十送二,算下来比去年还便宜。”一位阿婆告诉记者。不远处,“第一食品”首度推出的号称生态养殖的“猪状元”黑毛土猪肉馅鲜肉月饼也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真老大房鲜肉月饼销售点门口同样排起了长队。
南京路王家沙是现做现卖的生力军,近期每天销售的月饼都在2万只左右,预计中秋前两天高峰时将达到每天8万只。他们的拿手“绝活”是蟹粉肉月饼,在上海声名远扬,近日销售不断拉出“长阳线”。
200元以下月饼礼盒占七成
与散装月饼的热销不同,盒装月饼继续维持着不温不火的销量。据悉,200元以下的月饼礼盒占到了整个市场的七成。
杏花楼、功德林等月饼制造销售“大户”只有个别微调:杏花楼总体维持去年水平;功德林只有72元的纸盒装调到75元。杨培民介绍,杏花楼200元以下的月饼销售占据三分之二,细沙、莲蓉等月饼长盛不衰。而以净素为特色的功德林今年销量预计增加10%左右。
以五星级酒店为代表的“高价月饼”则呈现价格稳中有降的态势。四季酒店6枚装去年卖268元,今年依旧;浦东丽思卡尔顿8枚388元、JW万豪酒店6枚248元,价格也都没变;浦东香格里拉酒店的98元盒装月饼则下调到88元。另外,过去五星级酒店多数预先配置月饼礼篮,现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改为客人有需求再现场配制。
团购大幅减少 网购异军突起
近年来上海的月饼团购大幅度减少,只占月饼企业销售的10%左右。一位老法师说,靠团购“吃饭”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与此呈现鲜明对比的是,网购月饼迅猛增长。近日,杏花楼月饼网上销售从每天四五百盒“爆发式”增长到了每天1000盒,开设在1号店、天猫上的旗舰店一片旺销态势,“物流跟不上,不敢放手销售——杏花楼正在与大型物流企业协商,筹建更加快捷的物流体系。”
来自1号店的统计也显示,月饼销量猛增500%,最畅销的品牌是杏花楼、哈根达斯和美心;预计最高峰将在中秋前一周出现。
市糖制食品协会秘书长陈凤蔚介绍,今年中秋与国庆只相隔几天,一定程度上对月饼的销售起到了带动作用,预计今年的月饼销量至少比去年增长8%至10%,有望实现2万吨产量。
但是,记者从一些“黄牛”和月饼厂商处了解到,今年月饼生产企业的处境似乎比去年更差。
“单子不多,而且都是200元左右的小单子,一看就是走亲戚用的。”新雅食品门口一名“黄牛”的手里拿着促销单,而不是月饼券,“往年中秋能收到大把大把的月饼券,去年就锐减了,今年更惨,而且也没人买券。”
有分析人士认为,“月饼期货”的泡沫现象消失,是月饼企业走不出困境的主要原因。过去,月饼券以高价销售、低价回收,在市场上流通了一大圈,最后又回到了生产厂商的手中,相当于空转了一圈实现套利;现在,这种好日子已经过去了,月饼生产厂商今后想要获得商机,还需在商品和品牌本身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