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亢雄浑的藏戏到色彩绚丽的唐卡,从沧桑深邃的古格遗址到飘香千年的秘制藏药……在辽阔的雪域高原上,西藏特色文化犹如雪莲花般神秘、圣洁。历经50年沧桑巨变,西藏特色文化得到了科学的保护与传承,并不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在新起点上不断实现新跨越。
古格王朝遗址。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摄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每天天色微明,阿里地区托林镇布让村两公里外的一座山丘下,总有三五成群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手持“长枪短炮”等摄影器材,只为等待晨光打在山体上的刹那按下快门。他们镜头里的这座山丘上,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藏古格王朝遗址。整个遗址建筑依山而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除城堡外观异常壮观外,里面还留存了大量壁画、泥塑、雕刻等,这些对于研究西藏历史和古象雄文明起源颇具价值。
为保护珍贵的遗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阿里地区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维修:第一次国家投资1300万元,以遗址主体建筑为中心开展保护工作;从2012年开始,国家又耗资5000多万元进行第二次保护,这次包括遗址内各殿堂文物保护、壁画修复以及整个山体的加固排水整治。
“近年来,各方游客纷纷慕名来到古格王朝遗址游览,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发展。现在阿里地区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古格遗址与周边东嘎皮央遗址、土林自然保护区等景点联系,力争将周边景点连接成旅游风景区,打造一条完美的旅游产业链。”阿里地区文化局局长李兴国说。
目前,西藏全区共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9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全区正着力将文化保护与旅游有机结合。记者了解到,仅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在旅游高峰期日均接待量就近8500人次。
非遗传承绽放光华
夜幕降临,西藏林芝市米林县才召村珞巴文化非遗传承人亚依正忙着与其他技术人员织造珞巴族特色的坎肩、披肩和围巾等服饰。近年来,珞巴族特色服饰颇受市场欢迎,为此亚依等人经常日夜赶工。
可是,4年前珞巴民族特色服装刚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它的传承工作却遭遇了诸多难题。亚依说:“当时掌握传统技艺者很少,很多技艺无法达到过去水准;珞巴族服饰多取材珍贵动物皮毛,面临替代问题。还有按族人传统,人去世后生前衣物都要随葬,因此保存下的服饰样本也十分稀少。”
为保护和传承珞巴族传统文化,林芝市专程从文化部非遗司邀请专家指导保护工作。去年,有关部门还投资800万元支持当地建设“珞巴织布传习所”;今年,才召村珞巴织布技艺又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其实,珞巴族精美布艺品市场热销,仅仅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成功活态传承的一个缩影。藏戏、藏香、藏药、唐卡等颇具浓郁高原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被更多人所熟知,全区基本建立了国家、自治区、地(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形成了“全区藏戏大赛、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一批保护工作机制。
文化建设丰富生活
阿里地区札达县民间艺术团成立于2013年,现有13名文艺工作者。每年夏季,艺术团成员们都会组织到基层的乡镇演出。像这样的民间艺术团西藏还有很多,近5年全区专业文艺团体和县民间艺术团创作节目近4000个,累计下乡演出1.4万场次,受益群众达到600余万人次。
此外,西藏近年正在不断巩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戏送书下乡工程”“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等文化惠民项目。目前,全区已建成了群众艺术馆7座、公共图书馆4座、博物馆3座、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74座、乡镇综合文化站692座,初步形成了区、地、县、乡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享受文化建设成果,提供了有利的设施基础、服务平台和活动内容,有效丰富活跃了藏族群众文化生活。”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任淑琼说。
(光明日报拉萨9月7日电光明网记者李政葳光明日报记者尕玛多吉雷晓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