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市民同声高唱《我爱你,中国》,用嘹亮的歌声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无比热爱。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长城谣》《新四军军歌》《游击队歌》《松花江上》……昨晚,当一首首创作于70多年前荡气回肠的旋律再次响起,人们依旧心潮澎湃。
90岁高龄的著名指挥家曹鹏指挥全场高歌《保卫黄河》时,将整台展演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位新四军老兵曾冒着战火几次渡过黄河,对《保卫黄河》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他盛赞这首中华民族音乐史诗“唱出了民族的感情和尊严”。
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昨晚的展演,唱出了各行各业、各年龄段市民和驻沪部队官兵纪念抗战胜利的心声。最令人感动的是,46位老将军来到了展演现场,和市民同唱抗战战歌。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当《松花江上》的旋律响起,90岁的新四军老战士苏荣热泪盈眶。这是老人最爱的抗战歌曲。他说每次唱起,都会想到自己的故乡。1940年,苏荣的家乡东台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在逃难途中,“日军的子弹从我耳边穿过,当场打死了走在我前面的一个小朋友,他就倒在我身旁,鲜血直流。”苏荣说,日寇的暴行,使他下定决心参加新四军,那年他才14岁。抗战期间,苏荣参加过天目山战役、高邮战役等著名战役,在最艰难的时刻,他总是用这首歌鼓励自己不要害怕。
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许多抗日英雄正是唱着这些乐章奔赴战场。尽管已经88岁高龄,但抗战老兵闫成贵哼唱《黄水谣》时,仍能做到歌词一字不落。他说,15岁时就会唱这首歌,那些旋律和歌词已经长在了心里。1942年,在淮北反扫荡的33天里,他和战士们一直哼唱着这首歌。“尽管现在是和平年代,但历史必须铭记,这样才能更好地前行。”闫成贵说。
抗战精神薪火相传
岁月沉淀了战火的硝烟,却湮没不了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只因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苍凉悲壮的歌声如泣如诉,回荡在上海大舞台。当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合唱团和上海学生合唱团共同唱起《长城谣》时,历史的时钟仿佛回到了1937年:在武汉街头的简易舞台上,一位19岁的姑娘唱起了《长城谣》,她就是著名歌唱家周小燕。78年过去了,年近百岁的周小燕桃李满天下,她的学生几乎没有不唱《长城谣》的,学生再传授给学生,成为传唱久远、传唱者最多的歌曲之一。
顾振烈士的遗孀秦之佩和女儿顾慧娜,昨天也在现场分享了对丈夫和父亲的回忆,让在场的市民无不为之动容。在丈夫的影响下,秦之佩从害怕抗日,到理解抗日,再到投身抗日。她深情地说:“顾振的爱国情怀和我们之间的感情一样,我永远也忘不了。”顾慧娜说:“虽然没有见到过父亲,但是父亲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无声地教育了我,要做一个真正的、有脊梁的中国人,要成为一个有崇高精神追求的人,要做一个尽己所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人。”
文汇报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