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凤惠的真诚让上访者觉得“这人信得过”。 傅国林摄
■本报记者 顾一琼
大姐。这是钱凤惠在工作中自然流露出的范儿。
在被称作“天下第一难”的信访工作圈里,她确实有两把刷子。
37年间,面对无数情绪激动的上访者,钱凤惠从未“飙”过,更没回避,总是以一种特别温和而冷静的姿态接近、劝慰上访者,而后逐步帮助解决问题。
时间一久,这位大姐居然有了自己的“粉”——同事们觉得,只要有她在,心里就有底,场面不会乱;上访者觉得“这人信得过”,乐于配合做工作。
钱凤惠常说,做信访,确是一项浩大工程,但首要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是:信任的重构。
这包括,百姓与政府间,百姓与信访干部间,信访干部与职能部门之间等等。“这当中,必须怀抱着百分之百的真诚和无私。”
这两点,在她的工作生活中一以贯之。
30年前,为了方便跑社区,她买了辆自行车,花一个晚上跌跌撞撞,摔了无数跤,新车摔成旧车,终于学会了骑车。
20年前,为了陪动迁居民看安置房,她牺牲了无数个周末,自掏腰包坐了数百趟公交车,却从来也没提过报销两字。
近十年,因为工作繁忙,她错过了丈夫生日、女儿高考以及买房最佳时机,一家三口至今挤在不足60平方米的老房子。
而这些,却被大姐轻描淡写:“那都不算事儿。”
为特殊困难者遍寻解困路径
方阿姨是某单位退休职工,离异后十多年,她带着两个孩子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久,其父病故,母亲也突然病倒,住院花了1万多元,这对收入微薄的方阿姨来说是笔巨款。她来到单位报销费用,却被告知其母亲的家属劳保关系不在自己单位,无法报销。生活的艰辛和失去至亲的苦痛一起袭来,方阿姨几近崩溃。了解了方阿姨苦困,钱凤惠感到,这属于帮困托底政策尚未能覆盖到的特殊困难群体。她不辞辛劳,先后数十次往返于市、区劳动部门,了解政策规定,并召集各方协商,努力找寻对策。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钱凤惠力推下,劳动部门和方阿姨所在单位经多次研究协商,找到了依法合规的解困路径:鉴于方阿姨父亲病故且方阿姨属独生子女,生活确实存在困难,可先由方阿姨母亲从方阿姨所在单位领取6个月抚恤金,从第7个月起由其父亲原单位开具家属劳保转移证明(特殊年代针对特殊单位的政策),再由相关单位办理接纳手续,届时方阿姨母亲即可享受家属劳保待遇。得知这一消息,方阿姨感激涕零,三天后她推着老母亲一起到区信访办送上锦旗。
以法治思维巧解集访
对信访工作人员来说,集访更为棘手,不仅诉求多样,利益交织,也因“大阵仗”更容易激发矛盾。钱凤惠的对策是:拿出足够耐心,释法引导,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集访。
一个炎热的夏季,静安区某工地进入夜间施工阶段,机器声、车辆进出噪音影响到了附近居民休息,20余户居民前往工地阻挠施工。
现场气氛十分紧张,双方互相对峙着,居民们堵着工地大门,而民工们则“严阵以待”,围观的人群也堵塞了马路车辆的正常行驶。
钱凤惠的出现,起初并没有得到认同:居民认为这是个市政项目,政府肯定会偏袒;施工方则担心政府顶不住居民压力,会牺牲项目的利益。
凭借丰富的信访工作经验,钱凤惠敏锐地意识到:与项目相关的所有审批文件和法律文书是开展调解工作的基础。她即刻与区建交委、区规划局、区环保局、区城管大队、工地所在地街道取得联系,在工地召集了一次现场会,并当场公开工程项目批文、建设施工许可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等文件及区环保局、区城管大队的有关审批手续,依法解答居民提出的各个问题。
同时,她引导居民合理表达诉求,还将施工方负责人带到居民住处,让其亲身感受施工带来的影响,要求作业方调整作业顺序,不影响居民休息。这些做法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和理解,一起矛盾就此化解。
用成效赢得居民信任
要有一颗凝聚各方力量的真心,处置矛盾,形成整体合力注真情、办信访。
上海某小区,因房屋质量和物业管理问题,居民反复向相关部门反映。由于原房产开发公司已解体,协调难度大。市联合工作组进驻该小区时,钱凤惠是其中的骨干力量。小区主道是一条泥土小路,周围环境脏乱差,居民出行要步行半小时才能搭上到市区的公交车,路边没有路灯,治安状况差,老人就医、小孩上学、主妇买菜、居民出行都很不方便。
进驻小区后,钱凤惠与同志们逐户走访居民,汇总梳理诉求,归纳整理成书面材料,并及时向市建交委和闵行区反映。由于情况反映翔实、准确,市建交委和闵行区迅速采取措施,很快各部门协力解决了问题,小区环境、治安有了很大改善。在组织实施住房综合整修工程期间,为了方便更多居民原地过渡,她带头主动让出办公用房,自己则搬到条件简陋的临时工棚办公。
在实打实的成果面前,居民对钱凤惠和工作组产生了很高的信任感,这为后续工作的开展乃至整个矛盾的彻底化解打下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