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宝礼
徐铸成
柯灵
1938年1月25日《文汇报》创刊号
编者的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前夕,本报特推出“胜利专号”最后一期(之五)。
《文汇报》诞生于1938年抗战烽火中,创办人严宝礼,前辈徐铸成、柯灵等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浴血办报,塑造了《文汇报》的报格,铸就了《文汇报》的灵魂,至今思之依然令人感佩。
而“文汇人物”刘庆泗的“战士记者”生涯,同样令人肃然起敬。在此,我们谨向所有浴血抗战的将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抗日战争是一场空前的全民抗战。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文化人无惧牺牲,以笔为枪,为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报今天特以三个整版介绍抗战时期的语文教育、文化出版,及诗人邵洵美的抗战岁月,以向这些文化前辈致敬。
1938年1月25日,在战时“孤岛”上海,严宝礼创办《文汇报》宣誓鲜明的抗日立场,柯灵、徐铸成相继加盟《文汇报》,他们塑造了《文汇报》的报格,铸就了《文汇报》的灵魂!
上海沦为“孤岛”后,日军通过汉奸政府,加强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并发出通牒,要华文报纸都向汉奸政府登记,进行奴化中国人心的宣传。
在日军的控制下,华文报纸虽然失去了话语权,但并没有失去中国人的良心,《民报》《立报》《时事新报》等颇有影响的报纸,抗拒登记。
1937年12月,设在上海虹口区的日军报道部,悍然宣布从12月16日起,将对租界华文报纸进行突击检查。租界当局屈从日方要求,对华文报纸下达了通知。当时还留在上海的《申报》《大公报》等报纸迅速作出反应,在进行检查之前的12月14日,自动停刊转移……
“上海成了孤岛!”这话对上海人无疑是一种孤立无援的压力。就是在这样的局势下,《文汇报》诞生了!
1938年1月25日,为躲避日军检查,挂着英商招牌的《文汇报》在上海创刊。当天的《为本报创刊告读者》(左图红框所标处)强调:
报纸是人民的精神食粮,其所负的使命,一则为灌输现代知识,另则为报道消息,是以报纸的生命,在其独立的报格,不偏不倚,消息力求其正确翔实,言论更须求其大公无私,揭穿黑幕,消除谣言,打破有闻必录之传统观念。所以本报仝人必遵行此记者纪律,始终不渝,以建树本报高尚之报格。
此《告读者》旗帜鲜明地告示,这是一张拒绝日本侵略者检查的报纸,也是决心和敌人较量的报纸。
《文汇报》当年的编辑基本方针是:坚持民族大义,宣传抗战救国,冲破“洋商”报“中立”的界限,热情歌颂抗战,反对投降卖国。时任主笔徐铸成回忆说:
在我们这一群编辑之中,思想真正进步的不多,十分顽固的也绝无仅有,一般是单纯、幼稚,却坚守着爱国、抗战的立场,而且年纪都比较轻,“初生牛犊不怕虎”,敢说敢写,敢于冒险。对于坚决抗战的,我们就拥护、歌颂,不存任何成见,不受任何影响,都是发自内心的正义感,谁抗日,我们就歌颂谁。
针对《文汇报》挂英商招牌而遭人误解,乃至被斥为“洋奴”、“洋狗”,柯灵曾撰文《“洋报”辩》——
上海虽成了“孤岛”,大家呼吸着的究竟还是中国的空气。除了一些无耻的狐鼠,环境虽难,大家都还想尽方法说人话。挂了“洋”招牌的,固然只为了开办的便利;在侵略者的压制之下,仍然委曲求全,曲曲折折地向读者传达心声的,也无非为的是不肯放弃责任……
——据郑重《风雨文汇(1938-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