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竹士
自本周一起,上海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超大客流成为了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中受到关注最多的焦点议题。在昨天市人大常委会对此进行的专题询问中,人们终于看到一些更为深入和具体的描述未来公共交通走向的数字。市发改委、市交通委、申通集团等部门在回应人大代表询问时透露,考虑到今后五至十年轨交客运量将维持每年10%的增长,上海将建设上千公里地铁和城郊快速铁路以提高运能。
新线路不应用8号线“小车”
目前,上海部分轨道交通线路长期100%负荷运转,高峰期间客运量饱和度达130%。市人大代表马新生询问,上海轨道交通客运量饱和度的安全极限究竟是多少?
相关部门回应,按照通用标准,地铁列车分为A、B、C三种类型。上海的8号线等一些线路使用的是单节列车最大客运量220人的C型地铁列车,部分线路列车采取的是六节以下的编组,在实际运行中,其运能不足导致的拥挤不断受到诟病。今后,新线路上不再应用C型地铁列车,并且改变六节以下编组的情况。
具体来说,16号线用过的三节编组以后不再用了;未来17号线也采用六节遍组;5号线南延伸段已经获批,原先的四节编组将改为六节编组;14号线设计的六节编组将改为八节编组。此外,对于2号线东段广兰路站往浦东国际机场方向同线二次换乘造成的拥挤,有关部门表示将尽快实现2号线主线与东延伸段的连通,取消换乘。
拥挤轨交线安排平行线路
过去十年间,上海轨道交通全网客流量年均增长约16%。人大代表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市政府对今后轨道交通路网客流量的增长测算情况如何?市发改委等部门回应,今后五至十年,轨道交通客流量仍将维持每年10%的增长。
据悉,未来市政府将从城市人口和空间功能布局来考虑轨交发展。确定了“两个1000公里”,现有的577公里到2025年要达到1000公里,以市郊快速铁路为主的轨道交通再增加1000公里。
近年来,上海中心城周边建了很多新城和重要发展区域,大量人口集聚,容易形成潮汐客流。在最新一轮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中,上海今年准备向国家报批的里程数是800-1000公里。这1000公里是以郊区-市域快速铁路为支撑的。在这些规划线路中,安全将作为一个优先考虑因素。第一,为客流量高、非常拥挤的线路布置平行线路。15号线平行于1号线、3号线;21号线平行于6号线;22号线平行于8号线。第二,在14号线、15号线、18号线的建设中引入“双列位停车”空间,所谓“双列位”停车,就是在轨道交通站站区间当中,在原有线路之外增加停车位置,如果列车发生故障,能够就近离开轨道停车疏散。第三,以前行业内部认为多站相连同台换乘是方便乘客通行的先进做法,现在,对于这样集中人流的做法有了更多安全考量:三线同台换乘和设置三个两两换乘区域,到底哪一个更好——目前正在研究。
地面公交资源向市郊结合部转移
本次会议期间,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客运量一升一降这一结构性问题引起人大代表关注。在昨天的专题询问上,也有人大代表要求市政府阐述对公共交通板块结构的统筹考量。
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表示,公共交通仍坚持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交通为基础。然而,地面公交存在客运量不均的结构性问题——市郊结合部的公交车很挤,中心城的公交车很空。这是由于以往出行需求多、营收状况较好的线路上公交车扎堆,比如延安路上的公交车最多时有64部。
因此,公交行业所要做的是调整优化线网,强调在某一限定半径范围的区域内发挥作用,避免重复浪费。未来,将把地面公交的资源向市郊结合部有需求的地区转移。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