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陕记者 韩宏
埋藏唐代第14代皇帝唐敬宗李湛的陵墓——庄陵考古发掘中,再次清理出6件番酋像,其中4件身躯部分保存完好。由于这些番酋像上没有铭文,专家还无法断定它们代表的是哪些民族和国家。至此,陕西关中地区18座唐代帝王陵墓已有11座发现了番酋像。
庄陵是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第二座堆土成陵的陵墓,也是中唐时期最后一座皇帝陵墓,墓主人李湛16岁登基,在位仅两年,18岁就命丧宦官和力士之手。新发现的6件番酋像位于庄陵西侧一处200平方米的曲尺形建筑遗址内。
唐代最有名的番酋石像见于埋葬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陵墓前,在陵园内城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分列着61尊番臣石像(东侧29尊,西侧32尊)。专家推测说,在陵墓前置放番酋像应当是唐代皇帝墓葬礼仪的一种标准配置。61尊番酋石像高约1.5至1.7米,他们不仅服饰各异,姿态和形象也迥然不同,有的昂首挺胸,仿佛严阵以待的将军;有的拱手相侍,显然是儒雅谨慎的藩国文臣;有的英姿飒爽,俨然神气十足的王子。
这些石人像当初背部都刻着国名、族别、官职、衔爵和姓名,如今模糊可辨的只有7尊。千百年来,他们的来历、身份和作用,引发了人们的种种猜测。一般认为,他们是前来参加高宗葬礼的各少数民族首领或特使,葬礼之后,武则天为纪念此事刻石像,以象征唐王朝的国威以及与这些边境民族、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称为“六十一王宾像”。
乾陵博物馆学者刘向阳告诉记者,乾陵这批石人像群已知石人的事迹,多数都发生在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至中宗李显执政时期,可见这批石人是在武则天至中宗李显时期雕琢,而在武则天合葬乾陵以后才树立的。它们在乾陵双足并立、两手前拱的仪态,表现了番臣归命中央,拱卫天子、侍卫宫阙所特有的气质,成为唐太宗、唐高宗时期民族团结融合和统治集团多民族成份的历史见证。
据介绍,庄陵的神道两侧曾经立有6尊石人,1997年5月的一个夜晚,5尊石人被一夜“断头”,目前只追回1个石头像,其余4个不知去向。而在本次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神道两侧共清理出11尊石人,其中7尊保存完整。
年仅16岁的李湛继位时,朝政实际上控制在宦官王守澄、梁守谦和宰相李逢吉、牛增孺手中。唐敬宗李湛终日沉湎于击球、手搏和奢侈放纵的享乐之中,根本不关心朝政。
李湛尤其爱玩踢球和徒手格斗。他常让内侍高价招募力士与太监格斗,他又喜好深更半夜亲自捕捉狐狸,宫中谓之“打夜狐”。宦官侍从稍不尽力,轻者捶打,重则削职流放,就连家人也不能幸免。宦官和力士无不怨恨。宝历二年(827年)十二月八日,敬宗“打夜狐”回宫,仍未尽兴,又与宦官刘克明、田务成、许文端及击球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定宽等28人饮酒,李湛醉酒后进内室更衣时,宦官刘克明趁机熄灭灯烛,苏佐明等闯入内室将其杀死,对外则谎称暴病而亡。(本报西安7月14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