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竹士
媒体新“四大公害”,即暴力新闻、恶化新闻、剽窃新闻、侵权新闻,被认为与新媒体形态联系紧密。在昨天召开的上海市新闻道德建设巡视督导工作启动大会上,来自新闻道德委员会和新闻单位的代表在发言中形成共识:要把做好新闻道德巡视督导与传媒改革、报业转型结合,共同推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传播手段被广泛运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兴媒体涌现,正使媒体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以亲身经历举例:去年5月,微信朋友圈流传一条微信,称“东突恐怖分子已进入上海,扬言目标为中小学生,教育局要求近期取消一切集会活动……”市教委核实后,及时通过“上海教育”政务微博予以回应。很多媒体随即报道了官方回应,起到了以正视听的作用。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王建军表示,根据新局势下新闻队伍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2013年,广播电视台制定了《上海广播电视台员工网络行为准则》和《博客网络空间管理规定》,并将其与《上海市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微博客管理办法》一并发给下属各单位,要求所有官博官微使用人和单位党政一把手签订《承诺书》。2014年,广播电视台对集团200多个微信公众号、移动App进行梳理、报备,台总编室也加强了新媒体舆情的监测和防范,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倡导台集团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在“全球、全民、全媒”的大环境下,争当坚守职业道德的楷模,在专业规范上为新兴的“社会化媒体”做好示范。
解放日报社党委书记李芸表示,要将职业道德建设融入党报转型发展当中。解放日报推出了上海观察、伴公汀等新媒体项目,这些项目代表的是党报形象。因此,也要纳入职业道德建设范畴。解放日报社在新媒体采编人员中讲职业操守、讲新闻规范、讲党报责任,完善新媒体发稿流程,建立“三审制”,坚决杜绝“新闻公害”在新媒体平台上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传媒改革的深入,新闻媒体的经营模式日趋市场化,新闻从业者的组成结构日趋多元化,新闻单位和新闻从业者面临着更多竞争压力和利益诱惑。新民晚报焦点新闻部记者范洁表示,作为一名年轻记者常有这样的困惑:在踏上新闻工作岗位之前,接受的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想信念教育,但正式进入新闻行业后,却不时耳闻“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舆论调侃。夸张失实、侵犯隐私……极少数新闻从业者的不当行为固然难辞其咎,但如何在发现问题以后有所反馈整改,如何在新的媒体形势下做好从业人员队伍的培训管理,是很多媒体在转型中面对的课题。
与会发言代表提出,应从平时着手、从小处着眼,通过尽可能多的平台开展教育培训,比如在采前会、编前会、党课、组织生活会上,学习上级精神和典型案例;邀请老报人与青年记者座谈,传承报社优良作风;通过报社内网、微信等平台,及时播报相关提醒。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