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东京记者 丛云峰
清明扫墓祭祀,是中国人对先人缅怀纪念、寄托对逝者哀思的传统风俗习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也有扫墓的习俗,不过日本人扫墓的日子有三:分别是春分、秋分和8月的“盂兰盆节”,其中又以盂兰盆节时祭祀祖先最为重要。
盂兰盆节在中国唐代传入日本,又称“魂祭”、“灯笼节”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在已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日本各企业均会放假7天至15天,人们会赶回故乡团聚和祭祖。节日期间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一般在每年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或是在家里的佛坛或是搭建一个灵棚,并在进入家的道路上烧一点亚麻茎作为引路指标。如果墓地离家很近,就在家门口放一个灯,让祖先们能回家。接下来的两天就是在佛坛上供奉祖先的时间,直至16日夜送他们回去。
与中国的传统观念一样,日本社会的观念也是“人死即他界”,从此阴阳两相隔。只是日本人对逝去之人大多抱完全宽恕之心,而不管其生前是恶是善。日本人对墓地本身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忌讳,因此墓地坐落在闹市或住宅区内、甚至幼儿园旁边的情况并不鲜见。东京最大的墓地青山墓地葬有几十万人,还有一些墓地在寺院里,城市每一座寺院都有一片墓碑,农村的墓地就在自家周围。
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众多,本是寸土寸金之地,再加之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对殡葬礼仪非常重视,因此导致日本墓地紧张,价格持续上升。2010年有调查显示,日本全国丧葬费平均一次达到200万日元(约合10.3万元人民币),而东京等大城市里的墓地价格愈加昂贵。
日本法律规定,经营墓地必须经过地方政府的许可,主要分为民营墓地、寺院墓地、公营墓地和公园墓地。日本的墓地不能买卖,经常说的“买墓地”其实是向寺院、地方政府、经营墓地的公司等土地所有者购买使用权,这个使用权基本上是永久的。
日本的墓地形态上大致可分为一般墓地、草坪墓地和壁型墓地;若按墓地性质划分,则可分为公立陵园、民间陵园和寺院墓地。公立陵园的墓地价格虽然也在渐增,但相对而言,售价和管理维持费用等较为低廉,只是大多地处偏僻。不过,公立陵园在销售时多采取抽签方式,而且一般只面向固定地区。如东京都立陵园每年7月左右只面向东京市民公开售卖。民间陵园则主要由各石材店销售,墓地价格多为每平方米30万-50万日元(约合1.5万至2.5万人民币),但这些民间陵园也往往较偏僻,稍离市区近一些的就要涨到每平方米70多万日元(约合3.5万人民币)以上,再加上墓石工事费在150万-700万日元(7.5万至35万人民币),全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最贵的当属寺院墓地,主要由经寺庙许可的石材店售卖施工。日本是一个多宗教国家,有统计显示,日本全国寺庙总数超过7万家,约80%的日本人是佛教徒,选择寺院墓地意味着逝后能在信仰的包裹中安眠,加上寺院墓地大多在市区及附近,所以其价格、管理维持费等都处于高位,基本在300万日元(约合15万元人民币)左右,这还不包括墓碑等石材的价格,而且单块墓地一般比陵园狭小。陵园和寺院墓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陵园没有宗教信仰上的限制,而寺院墓地大多不允许基督徒、新兴宗教(如创价学会等)信徒购买。
这些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但是墓地的价格却一直坚挺,主要是因为都市里可作为墓地用地的土地日益减少。在日本,人们对死亡和墓地十分尊重,100多年前的墓即使已经无主也多半保存完好,这进一步加剧了墓地用地的紧张。日本墓地行业业内普遍认为,今后买不到墓地的人会越来越多,“纳骨堂”(骨灰存放处)将成为很多人无可奈何的选择。同时,墓地资源紧张和费用高涨,也使日本的传统墓地文化有了转向趋势。随着环保概念的普及,许多日本人对没有墓碑而长眠于树下、回归大自然的埋葬方式兴趣渐浓。前一段时间,东京都公园协会下属的陵园科推出的一个名为“树林墓地”的项目,引起了关注。他们刚刚完成的首批大约500个树林墓地,仅一个月就有5000多人咨询。据悉,在这个树林墓地安放遗骨价格为13.4万日元(约合7000元人民币),安放骨灰仅需4.4万日元(约合2200元人民币),且不需再交纳管理费。在东京,如此低廉的价格自然令人趋之若鹜。
(本报东京4月8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