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万物复苏日,又见清明雨。每逢此时,车马萧萧,纸钱飘飘。浓烈而单一的“生死排场”背后凸显了怎样的心理诉求?慎终追远时,我们又忽略了哪些文化价值?清明之际,一些文化学者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海上畅谈》之“我们的节日”系列讲堂,为今人解开清明流转过2500年的文化密码。
敦亲睦族,勿忘感恩先人
“清明扫墓时,我们扫的是什么?”中国殡葬协会专家乔宽元与著名文化学者鲍鹏山不约而同抛出这个问题。前者直截了当给出答案“扫的是感恩”,后者则从自然、祖先、家族这三条纽带来细数感恩的对象。
参加讲堂的专家介绍了清明感恩的由来。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公子重耳早年四处流亡,遇贤士介子推同他患难与共,甚至为其“割股充饥”。19年流亡生涯后,重耳回到晋国当君主,史称晋文公。后晋文公为逼隐遁的介子推出山封侯,不惜以焚山相逼,岂料竟让介子推命丧此间。伤心之余,晋文公下令于介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是为“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后相沿成俗,变为寒食节。在这一天,民间禁动烟火,只许吃冷食。而在介子推故去翌年,晋文公祭奠时发现,坟前的老柳树死而复生、绿枝千条。为牢记斯人“不受富贵,志在清明”的气节,晋文公将这天定为清明节。由此可见,清明节最初就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清明时分,我们感激何人?鲍鹏山说:“感谢天地自然赐予世间万物,感谢祖先传承生命,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在他看来,只要怀有感激,清明可以剥离了悲悲切切,成为一个让人心生暖意的节日。讲座现场有位刘存英女士引来专家齐声点赞。10多年前,她曾在母亲去世的哀痛中一蹶不振,是感恩的情怀让她整顿精神,将母亲生前教诲著书出版。翻开这本《母亲走过的路》,刘存英如此描述自己替平凡母亲立传的初衷:“通过阅读祖辈与父辈的故事,了解一段自己已经淡忘或者完全陌生的历史,能让后辈更加感恩于今日,感恩于先辈。这对他们的成长、成熟和成功,将有莫大的启迪和参考。”
寒食更火,暗喻继往开来
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仲秋报社。古人对天地、自然都充满敬意,唯独清明节,是古人对于“人”的尊重,对于生命的尊崇。也正因此,古人过清明时,既会洒扫先人之墓,也会郊游踏青。这或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死哲学”的一种体现:生与死这两个相悖的话题,在清明节这一天得到了并置。如此生死观,当从清明节的日期谈起。
“清明节在冬至后第108天。”乔宽元说,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将清明节放在此时颇具深意。“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是清新的,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人们祭奠先贤的同时,领略一番伟大生机,亦是清明的要义所在。
为证明清明在“亡”中蕴含着“生”,乔宽元讲述起寒食更火的传统,“当祖先还无法自制火源时,火种的保存显得格外重要。每年寒食节,人们除了吃青团,还有一项关键仪式需完成,那便是以新火取代旧火。”寒食结束时,古人用新伐的榆木替换燃烧近一年的旧木,新火燃起一刹那,寓意“薪火相传”。
“看似一个悼念的日子,实则孕育着勃勃生机。”在鲍鹏山看来,自古以来清明所流行的民俗传统也从形式上证明了清明的多元文化价值。植树、踏青、蹴鞠、放纸鸢……所有这些活动,都如同“寒食更火”那样提醒我们——肃穆或者“欲断魂”固然是清明的气质,万物生长同样如是。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