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首席记者 邵岭
把优秀文化的种子播撒出去
编者的话
城市的剧场和舞台需要优秀的文艺作品,但文艺作品不仅仅属于剧场和舞台,而应该有更多渠道反哺社会,以此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最大化。
我们希望文艺作品成为文化种子,在城市的土壤中盛开花朵,滋润普通百姓的生活,让普通市民从中提升感受美好艺术的能力,提升生命的境界,从而让我们的文化事业在人民群众的呼吸中真正繁荣起来。
本报今天刊发的这篇报道,反映的正是近年来上海文化单位和艺术机构积极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与基层单位文明共建、文化共享的成果。希望有更多的院团和艺术家参与到这样的文化传播中来,为营造城市真实而具体的文化氛围出一份力。
艺术机构根本使命是什么?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用10年的探索与实践给出答案:“中心”一方面整合旗下院团与剧场资源,提升原创力,推出多台叫好叫座的文艺节目,让观众能够在剧场里看到更多好戏;同时将社会效益内化为自觉的追求,积极打破剧场围墙,把优秀节目送到广场、社区、学校,送到百姓身边。
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文化的种子被撒向了城市的每个角落,并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助推原创剧目,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有一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目前,“中心”旗下几大文艺院团都实现了演出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其中,上海民族乐团比2005年翻了两番,上海歌剧院增长了112.5%,上海芭蕾舞团比10年前增长了200%。收入增长的背后,是一批优秀原创作品相继亮相舞台,这样的一份成绩单,为院团走出剧院走向社会街区提供了艺术和经济的双重保障。
2010年,上海芭蕾舞团与上海大剧院合作,创排了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在当年的圣诞节首演,出票率和单场票房收入都创下上海芭蕾舞团新纪录;2012年,双方再度合作创排了现代芭蕾舞剧《简·爱》,首演一票难求,之后又摘得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评选的五项大奖,并以纯商演形式在英国举行巡演。眼下,大型现代芭蕾舞剧《长恨歌》也已进入创作和排练阶段,计划今年夏天在上海大剧院首演。
上海民族乐团也在“中心”组建之后,一改“十年一张节目单”的单调演出内容,推出9个专业演出季。上海歌剧院也在过去10年间创排了《燕子之歌》、《雷雨》等多部歌剧、音乐剧、舞剧和交响合唱作品。
走出剧场大门,让文化种子在城市土壤中开花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哲说,好的作品让剧院热闹起来,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作品优化城市文化生态,发挥艺术机构的社会责任。“中心”旗下的上海大剧院、上海文化广场、上海音乐厅、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歌剧院等单位达成的共识是:文艺产品只有变成文化种子,走出剧场,才能真正在城市的土壤中为百姓开出鲜花。
去年3月12日,他们把管弦乐演出送到了儿童医学中心和黄浦区新昌小区。在儿童医学中心,当时在沪演出的世界级指挥大师伊万·费舍尔亲自为上百位患儿及家长讲解乐器和乐队构成;而在新昌小区,乐团派出的弦乐四重奏小分队演奏结束后,还与社区老年业余音乐队的口琴组和二胡手进行了互动演出。
上海音乐厅则从2013年开始,与虹口音乐谷结成文化对子,以品牌输出的方式,在虹口音乐谷开设“音乐午茶”,使远离上海音乐厅的虹口周边市民,每周都能欣赏到高品质的室内乐演出和艺术讲座。音乐厅副总经理方靓说,考虑到“音乐午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严格要求,因此“结对子”第一年,无论是节目设计、曲目安排还是嘉宾邀请乃至节目单的编写,都由音乐厅来负责,到了第二年才将具体操作移交给对方。
几家文艺院团更是努力把触角延伸到城市各个角落。2013年,上海民族乐团进驻地铁人民广场站的“音乐角”,每周日下午为乘客演奏乐曲,用乐团工作人员的话来说:“团里几乎扛得动的乐器都亮相过,基本上每一位演奏家都演过一到两轮。”地铁里的民乐角甚至有了固定的观众群。很多人从浦东、松江等地特地赶来看演出。上海歌剧院仅在去年一年就开展了75场公益演出,以演出+讲座的形式,将《卡门》等经典剧目送到基层街道。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