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李媛
左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副系主任骆品亮,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娟,保必贷P2P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副总经理郑海阳 (头像素描 陈韶旭)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近日在“2014支付清算与互联网金融论坛”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等互联网金融监管五条框架思路。潘功胜表示,规范监管,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同时,他还认为,适度监管,建立一个健康、运行有序的市场,防止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也是业界有识之士的共识。
潘功胜称,社会上所宣扬的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不利,将会颠覆现有金融业等说法,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害而无利。
围绕 “P2P的监管与未来”这一热门话题,本期管理学者圆桌论坛邀请互联网金融实践者、学者等展开对话,从实践经验、法规政策、产业趋势的不同视角碰撞出众多精彩的观点。
P2P企业的生存压力
主持人:目前全国P2P企业总共有5000多家,但是,这段时间频频传出有P2P平台倒闭、老板卷钱走人的消息。对于P2P发展现状,各位怎么看?
骆品亮: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P2P是不是一个行业?迄今关于P2P的属性还是有点争议,保守的观点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融资业务,也有学者认为P2P是融资的工具之一。我认为,P2P实际上是一个平台,是基于平台型的信息中介进行投融资的一种模式。从平台的构成要素来看,除了平台运营方以外,主要参与者还有投资人、融资人,还包括征信及担保机构在内的第三方或第四方参与者。更宽泛地讲,参与者中还有政府监管部门。在此语境下,我们可以认为P2P是一个由所有P2P平台构成的行业。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可以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基本范式,来对P2P行业做一个总体分析。从结构来看,5000多家的企业无疑属于垄断竞争型市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进入门槛较低,P2P平台良莠不齐;商业模式大同小异,行业同质化竞争剧烈,进入与退出成为常态;行业自律不够,个别平台跑路事件连累整个行业的声誉。
另一方面,一些领先平台充分利用平台经济规律,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双边客户,具有弱垄断特征。从企业行为来看,平台竞争呈现一定的无序状态,比如有的平台一味强调高回报来吸引投资人,掩盖风险,或者对需求方的信息采取选择性披露策略,扭曲市场信号;有平台方通过一些承诺吸引投资人,甚至伪造一些需求信息,偏离了纯平台企业的中立性;还有一些平台方越位介入资金交易,非法设置资金池。至于运行绩效,我认为不能简单地从交易量的规模来看,而是要看交易双方的配置效果,也就是匹配效率——是不是把资金给了真正最需要的人?从这点来看,P2P当下的运行绩效相对还比较低。
郑海阳:新生事物总是会带来一些争议,尤其是P2P,它属于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一个是新兴的行业,至今不过数十年的历史;而另一个则是历史悠久的行业之一,有剩余粮食时就产生了借贷。
仔细分析,在行业气质上,两者也是“背道而驰”——互联网倡导“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精神,羊毛可以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金融则强调“封闭、保守、风控至上”,靠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笃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此,两种行业、从业人员发生“碰撞”也就在所难免。要看到,即使是监管十分严格的金融业,每隔一段时间也会发生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更何况P2P问世至今只有短短十年时间,在监管还处于“真空”的情况下高速发展,行业内出一些问题,无须大惊小怪。
主持人:P2P现在存在哪些行业乱象?
李娟:有报道说全国有5000多家P2P企业,但根据我们协会的判断,全国能够有资料可查、由专业人士运营、可以作为行业发展研究对象的企业,总共也就几十家。江湖上一些所谓的P2P机构,更多是民间借贷行为,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进行相应的金融服务。
2013年我们全年监测9家网贷联盟企业的运营情况,统计显示,这些企业全年完成100多亿元交易额。今年在联盟成员单位增加2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监测了11家企业的运营情况,预计全年可完成约320亿元交易额,增长3倍,增速还是非常可观的,表明互联网金融行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缺少固定的标准和规范,许多P2P平台急于求成,盲目追求短期效益,没有“底线思维”,缺少基本操守,这让那些具有金融思维严肃性、严谨性、遵守金融规则的P2P企业,生存上倍感压力。
比如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本质是降低借款时间和财务成本,但由于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仍不健全,P2P平台承载了小微金融的借贷关系,数量级很大,单笔交易的量又很少,也就是说,平台对每一笔借贷都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成本。对小微金融的借贷者,平台方必须通过大数据运行进行信用评定,迫使原本秉持互联网金融思维运营的企业,在无奈之下集聚大量人员进行借贷企业的信用评定,从轻资产企业变成人员密集型企业。与此同时,整个行业的产品技术人员缺失,比如产品经理和架构师的稀缺,造成这方面人力资本水涨船高。
此外,P2P企业的风险意识有待提高。为了吸收更多有效投资人的资金,一些P2P平台承诺较高投资收益,很多平台给出超过18%-20%的年化收益率,借款者综合融资成本30%-40%,无形之中提高了网贷平台借款风险。此外,由于国内对合格投资人教育存在缺失,造成投资者对于投资风险的认识和防范都很不到位。
P2P市场上,政府扮演着什么角色
主持人:政府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做点什么?
骆品亮:行业发展必须要讲“生态化发展”。除了行业自律外,还需要第三方监管,需要政府规制。
从监管层传递的信息看,当前的监管政策明显受到多目标约束。问题是,诸多目标之间如何协同?会不会按下葫芦浮起瓢?这是当前监管面临的困境。按照激励性规制理论,我觉得对P2P的监管目标是不是应该这样来表述比较合适:如何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鼓励金融创新,进而倒逼传统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效率?
基于对监管目标的认识,我觉得,未来监管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风险管控上。为此,首先需要明晰P2P平台的功能定位,把平台运营方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如果将P2P明确界定为“金融信息服务中介”,那么,P2P平台应是一个纯粹的平台商,它是中立的,自己不能从事资金交易。这样,就可以采用针对“信息服务中介”的监管法则来监管,可以对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做出明确清晰的界定。
其次,风险管控的两个关键控制点是事前的风险防范与事后的风险控制。从激励经济学的角度看,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来自交易前(即事前)的隐藏信息导致的信用风险或劣质风险;另一方面,它来自交易后(即事后)的隐藏行为导致的道德风险或机会主义行为。
就P2P而言,除了借入者的风险外,另一个更重要的是P2P平台方自身的风险。从现实来看,事前的劣质风险主要表现为借入者的资信不合格或者平台方具有吸储的不良动机(往往以高回报为诱饵),出现人们熟知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事后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借入者不支付本息或平台方挪用资金,尤以跑路事件为典型代表。业内的一个建议方案是,通过第三方强制性规制机制设计来规避风险:对于事前风险的防范,可通过甄别机制(比如发放牌照)来筛选合格的平台方并激励平台方进行尽责调查;对于事后风险的抑制,可通过发布行为规范来约束平台的运行,还可通过激励机制设计来激励平台方对交易的维护与跟踪。
再次,规制是一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为达到规制效果,需要找到多方主体的共同点,也就是“最大公约数”。目前来看,规制的主体涉及多部门,这容易导致政出多门,或是相关部门“搭便车”、不作为,因此需要对规制机构的职能进行整合。另外,在实施过程中宜采用动态规制策略,先公布条件,再事中监督、事后处置。
最后,监管还应发挥市场的力量。市场具有“排毒”和自我纠错功能,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在市场声誉机制的作用下,平台会进行自我约束。而信息通过市场流通后,投资者也会用脚投票,对平台产生约束机制。
李娟:既要鼓励新兴产业创新、又要让传统金融机构在目前状态下焕发新的动力。这是监管机构面临的两难选择。
从目前实践来看,银行还处于被动的应付之中。我的看法是,与其被动应付,不如做一些分流。比如,银行目前不能服务的产品,不妨放开让互联网金融来做。我们呼吁,传统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能够多多进入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多做一些培训、解读和讲座,与其互相抵触,不妨用传统金融的规章制度,来一一对应互联网金融,互相解读、理解和支撑。事实上,政策制定往往滞后于各个领域创新。科技创新和互联网创新同样面临类似问题,也就是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需要政策推进。
在这个背景下,通过市场磨合来不断完善整个行业的环境。政府的政策意见没有出台前,行业协会先做自律和规范,给政府政策出台做好前期铺垫;在实践中出现问题,首先由行业来自行消化、自我“排毒”。我认为,现在监管部门不一定会出非常明晰的规则,而是多以指导性意见为主。
行业协会首当其冲要做好有效信息披露的工作,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重复借贷问题、债权披露等准入标准方面的约束,让那些愿意按照行业准入标准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成为“良币”,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协会要积极支持和帮助愿意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下合规经营的企业,给他们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郑海阳:对P2P市场,目前国内尚无明确的监管措施。但是银监会明确了监管的四条红线:一是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二是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三是不得搞资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且在实现行业规范之后,银监会与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或将开展资金托管业务。
就保必贷而言,我们目前的经营行为严格遵守了监管的四条红线,保必贷本身只是一个信息平台,不提供担保,而是引入了10家国资背景的担保公司为借款项目提供本息保证,如果发生逾期,由担保公司进行先行赔付,保障了投资人的利益。
我们也不设资金池,而由汇付天下进行资金托管,投资人的资金是存放在他本人在汇付天下所开设的个人账户中,投资和转账行为都是由本人进行操作,当投资人决定投资之后,投资款将会直接从他的账户划至借款企业在汇付天下的账户,保必贷平台不会经手。目前我们正在与沪上多家银行洽谈,在未来将逐步实现客户资金由银行进行托管,进一步提高客户资金的安全性。
此外,我们的借款企业将经受担保公司最严格的风控程序(甚至比银行更加严格),在借款项目的信息披露方面在P2P行业中也是最全面的,每个项目详细告知企业的经营地域、成立时间、注册资本、上一年底营业收入、主营业务、经营用资产情况、上下游企业、借款用途、还款来源等,还会公开借款企业的营业执照、银行的开户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的办公室、生产车间等证件与照片,让投资人能够尽可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借款目的,帮助他们不受误导地做出投资决策。
由于目前少数P2P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整个P2P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也殃及了大部分正规经营的P2P机构,因此我们也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规范,以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确保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至于是否要出台专门针对P2P行业的管理法规,我们认为立法具有滞后性,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却是日新月异的,存在着法律一颁布就过时的可能性,因此,希望更贴近P2P企业的行业协会能够发展更大的作用,先实行行业自律。
P2P未来发展之路
主持人:P2P行业会出现什么趋势性的变化?
骆品亮:P2P平台会出现一枝独秀还是多平台竞争?按照平台经济的基本规律,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平台会因聚集效应而形成垄断局面。但是,实际情况是,目前P2P行业大量平台并存,颇有点鱼龙混杂的情形。为什么?我想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个市场还处于培育期,投资者及从业者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怎么做,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许多传统的民间金融中介一窝蜂转变为P2P平台。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怎么做P2P了,如果仍然采取同质化竞争,最终必然出现行业集中的格局。因此,支持大量P2P平台长期共存的根本原因是,尽管P2P平台的运营模式大同小异,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化竞争。
差异化是P2P平台未来生存的法宝。未来P2P平台的差异化竞争主要体现为:市场定位的差异化,各平台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擅长做有差异化的市场,向纵深化发展,精细化运营;服务的差异化,即不仅仅是撮合交易,还帮投资者找一些好的项目;还有就是业务体系上的差异化。我相信,未来P2P的专业领域会越来越细分。细分就会形成壁垒,就会出现差异化平台共存的局面,而不会出现一枝独秀的现象。
从业务体系看,P2P的未来发展是突破融资信息服务的单一业务,通过掌握两端客户的数据以及利用客户的粘性来提供增值服务。这就不是简单的资金交易中介,而是形成一个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类似金融超市的概念。简而言之,从业务发展趋势和方向来看,就是以P2P为起点,寻找商业模式的突破。
李娟:P2P平台占有的两端大数据怎么发挥作用?还是要看集中在什么类别。有的P2P平台坚持纯线上小额的经营,这些平台基于电商平台,但是将来会遇到的问题,是它的增长会受到电商的季节性经营性波动而有所影响。很多发展不够完善的企业会被淘汰,明年债权到期后,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逾期和坏账,更多企业面临细分市场的竞争。
P2P更深入的发展方向是众筹领域,如产品众筹、股债众筹。基于农业的P2P平台已经有做农产品众筹的成功案例,这是众筹发展的新方向。
另外,文化产业更适合通过产品众筹模式来募集资金,但是对于有些比较复杂、不好操作的产品,众筹并不合适。简单的说就是跟老百姓消费直接相关的产品,未来都可以采用众筹模式,互联网金融行业等也都可以做众筹,提供衍生产品和高附加值服务。正如我们前期看到有图书预售方面的众筹,投资回报收益给了市场很大的想象空间。
郑海阳:P2P平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仿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稳健管理。例如,为每笔贷款建立风险准备金,为投资者建立投资者保护基金(仿照存款准备金),投资的贷款不能过度集中在某个企业。要建立贷前、贷中、贷后制度。P2P企业之间也可以模仿银行同业的办法,进行“同业融资、同业拆借”,活跃P2P交易市场。
专业垂直化。大而全意味着什么都做不好,而且绝大部分P2P公司的实力都不足以支撑成为什么行业都能涉足的大平台。P2P平台还是应着眼细分行业、本地市场,渠道下沉,风险管理坐实,为投资者提供稳定安全的收益是行业发展正道。有的P2P对某些行业有较深的理解,就可以在这些行业里深耕细作。
主持人:最后请概括一下对未来P2P发展的期许。
骆品亮:P2P是一种融资创新模式,对传统金融体系形成有益补充,值得肯定。在监管层和市场共同努力下,防范和化解发展中遇到的道德风险,行业能够走上健康发展的正道。
郑海阳:大浪淘沙不可避免,只有用心做好的P2P平台,明年才能更好活下去。
李娟:明年将会出现更多第三方机构来服务P2P,律师行、信用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都会参与到该行业。同时,互联网金融不只是P2P,我们要寻找更多更好的模式来充盈这个行业。
文汇报记者 张晓鸣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