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首席记者 张懿
一种特殊的“可穿戴设备”让大量中风病人足不出户就能在家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经过3个月的疗程,大部分病人上街并不需要拐杖。”600多个病例的积累,让主持这次“物联网康复”探索的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任传成,对这项新技术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很有信心。
这只是上海在健康物联网创新中的典型案例之一。通过本地医疗和IT业界的努力,健康物联网正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由此,上海昨天在国内率先发布了健康物联网推进计划,希望在5到6年后,培育出一个百亿元级的产业,化解看病难、看病贵矛盾,在技术、模式、产业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计划亮相之前,上海已建成了一个国际领先的医疗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医联工程”,一张全球最大的医疗信息城域骨干网联通了上海的6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3700多万病人的动态健康档案、70亿条电子病历的跨院流动不存在技术障碍。与之对应的是,快速增加的老年人、慢性病人、亚健康人群和薄弱的医生队伍,正对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提出挑战。在我国,每千人只拥有1.8位医生,医院压力极大。解决之道,就是借助可穿戴设备等物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把医院“搬”到病人家中,拓展医生的服务空间和时间。
市五医院的探索就是出于这个目的。任传成说,中风瘫痪病人出门非常不便,每天的专业康复却不能间断。如果要派医生上门服务,目前的家庭医生力量配置不可能满足需求。从2011年起,他们与几家医疗器械和IT企业联手,开发成功了中风康复可穿戴设备和网络系统。一名医生在办公室能同时监控多位病人的康复过程。本地企业开发的“医疗级”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能监控生命体征的床垫和手环、能与智能手机App配套使用的便携式尿检仪、能报告消毒状态的病号服等。
根据上海最新发布的健康物联网推进方案,未来几年,本市将针对健康管理、老年照护、食品药品监管,建设三大应用示范工程;结合医改,上海将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
相关链接
健康物联网推广缺依据
目前,远程康复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万一发生医患纠纷,医生很难自我保护;此前,市五医院的远程康复试验一直是在政府资助下免费推行,要想继续开展,不收费难以为继,收费、特别是要想通过医保支付,缺乏依据;此外,医疗级可穿戴设备若要正式使用,制造方必须先通过审批,但面对此类完全创新的医疗技术,监管部门往往表现得异常谨慎。
昨天,记者就这些问题向主管部门当面发问。市人保局、市卫计委、市食药监局等表示,希望医疗机构和企业能通过长期探索,积累足够数据供政策参考。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