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学讨论中奠定自己的理论
上世纪 50年代中期,由“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引发的争鸣,成为一场全国性的美学大讨论。
1956年春,朱光潜在《文艺报》上发表了一篇自我批评的文章,时值毛泽东提倡“百家争鸣”,周扬说:美学可以争鸣嘛。于是,黄药眠在《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批朱光潜的文章《论食利者的美学》。后蔡仪另写一文批黄药眠,认为黄自己也是主观唯心主义。接下来是朱光潜发表文章批评蔡仪,认为美学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并不像蔡仪说的那么简单机械。当时批评朱光潜的文章很多,所谓美学讨论其实大多是批朱光潜。这时李泽厚写了一篇《论美感、美和艺术》,发表在 1956年第 6期的《哲学研究》。朱光潜看了以后,认为这是所有批判他的文章中最好的。后来《人民日报》请李泽厚将文章压缩后转发在报纸上,李就另写了一篇《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在 1957年 1月发表了。从这时开始,到 1962年发表《美学三题议》,李泽厚大体表述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和美学思想,其中最重要、也最具创造性的,就是后来广受重视的“积淀说”。
所谓“积淀”,是指人类在与动物分野后,为求生存,在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不断改造客观世界,而这漫长过程也逐渐形成了人类自身的、尤其是心理的改变。
当时的理论更多地注重外部的改变,从制造工具,到生产力的发展,再研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等等。李泽厚由于美学讨论的机缘,由于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启示,也由于马克思早期著作《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指引(他在 1979年自编《美学论集》时就特意指出,当年自己的第一篇美学文章,大概是国内最早提到这份手稿、并企图依据手稿作出美的本质探讨的),把研究的重心转向了人类心理构造的内部,研究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而这也就是“积淀”,即形成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心理形式。他由此提出美是实践的产物,是积淀的成果。这一“积淀”理论,也贯穿于他后来几十年的思想史研究和康德研究中,一直到他晚年“情本体”哲学本体论的提出,都与此直接相关。可以说,这是他全部理论研究的核心观点。
美学讨论时,全国各报刊发表了大量论文。朱光潜在 1962年回顾讨论中的各种观点时,认为共有三派,那就是:朱光潜、蔡仪、李泽厚。说到这些往事,李泽厚摇头笑道:“我当时才二十几岁,哪敢自称一派?”
那场美学讨论最大的好处,是没有变成政治批判。那个年代几乎所有文艺和理论的争鸣,最后都变成了政治问题,而美学始终是“三派”,真正做到了长期共存。
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依然因为政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甚至一度被“开除公职”。劳动时他吃过很多苦,别人挑 100斤,他也想挑 100斤,棉毛衫因出汗多结成了很硬的一个壳,每天累得只想躺在床上,连看报的时间都没有。除去劳动,还有刻骨铭心的饥饿,1960年下放时,每天只有四个白薯,饿得全身浮肿,让他至今“能容忍金钱浪费,却不能容忍食物浪费”。
“文化大革命”时,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选”遮在上面掩护,读得很仔细,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1972年从干校回来,他就利用那些笔记写《批判哲学的批判》的初稿。1976年夏天,唐山大地震之后北京市民纷纷住进“地震棚”,条件很差,但他却特别充实愉快,因为他的康德述评最后一章终于修改完成。
蛰伏近 20年后,1979年 3月,34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人大吃一惊。人们只知道李泽厚从事美学和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从来不知道他还会写出这样的书!实际上,这也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主体性实践哲学”亦即“人类学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纪 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已再版六次。
四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了,同样引起轰动,并受到胡绳、黎澍、王元化、金冲及等学人的好评。
“《美的历程》?第三本也算不上!”
上世纪 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 8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
“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 30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该细密处细密,该流连处流连,丝丝入扣,顺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
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的范畴系统,更谈不上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 ”李泽厚说。不过,他不认为这是一本美学史,“这只是一本中国的审美趣味史”。
《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而完全可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友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浓缩的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这种热度持续了整个 80年代,并对文艺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
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所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上 !”在他看来,自己 1988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为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这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的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
1989年,他的另一部重要美学专著《美学四讲》出版,他的美学观点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时隔 20年后,2010年 2月,美国最权威的世界性古今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第二版,收录了李泽厚《美学四讲》“艺术”篇中的第二章“形式层与原始积淀”。这套文集由柏拉图的论著选起,一直选到当代。李泽厚是进入这套一直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文论选的第一位中国学人。
《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所选中的,仍然是他那独创的、同时也颇具中国思维特色的“积淀”说。
1988年,他当选法国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成为 20世纪下半叶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哲学家。此前成为巴黎哲学院院士的有冯友兰先生。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