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沈从文湘西语言的神妙,金介甫和张新颖都忍俊不禁。
“我1980年终于有机会来北京拜访在中国社科院德高望重的沈从文先生时,发现他充满童趣,不像一个老头儿,倒像调皮的小孩子。”国庆长假前夕的思南文学馆,把一个月圆之晚献给了沪上众多喜爱沈从文的拥趸,有四位听众不过瘾地从上外的讲座追随而来,因为,这次的主讲是来自美国的汉学家、首部《沈从文传》的作者——Jeffrey C.Kinkley,他的中文名字叫金介甫。1977年,哈佛大学历史系的他写就了博士毕业论文(后改为《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出版),此后,这篇论文修缮后的《沈从文传》分别在美国和大陆、台湾出版。时隔38年,上海雅众文化以《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于两个月前再版,再度掀起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满腔热情,同场的嘉宾有在2014年、2018年先后出版了《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的前半生》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凌宇、邵华强、符家钦、向成国、糜华菱,聂华苓、韩素音、林蒲这些海内外华人研究者的名字不断被当事人提及,版本学家陈子善现场补充了1980年拜会沈从文细节,遥应了当晚的主题《沈从文传记的30年之旅》。
在沈从文去世30周年的这个晚上,说不尽的沈从文和沈从文研究。
▲海内外两位沈从文研究的权威学者同台,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和研究者。
46年前为何要研究已经没有人读的沈从文
研究沈从文,对1972年的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生金介甫来说,完全是因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感兴趣,与文学家沈从文似乎还隔了一层。但是,如俗语所言“一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在思南文学馆现场,说着流利中文的金介甫打开尘封46的记忆之门。“当时哈佛盛行从口述文学中了解历史,一位研究清朝历史和越南历史的老师,看了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建议我做进一步了解。”最初美国的汉学家都是从白话文以前的历史中来了解中国士大夫的观点,但是,新文学史给他们打开了新的维度。1975年,金介甫赶到纽约唐人街的书店里搜购沈从文著作,对方不屑地说:沈从文?谁也不读他的书了——他已是个老头儿。事实不然,金介甫已从夏志清的文学史中看到了1.3万字的高赞誉——沈从文是和鲁迅同时代的作家,是1930、40年代最优秀的中国现代作家之一。而哈佛图书馆里的辞典中,也将沈从文列为那个年代的一流作家。但是,1970年代前后,沈从文的小说散文在大陆甚至台湾都不再被研究,继而罕见;沈从文本人也在1950年代初转行开始了他卓有成效的文物研究,写出像《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样的大书。
▲左图:回忆46年前的往事,金介甫感到恍如发生在昨天,他说,自己的传记也已经30多岁了。
右图:新书《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
然而,对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军阀割据、苗民有浓厚兴趣的金介甫搁不下这些谜。从1972年到1976年,他在美国各大高校中文图书馆的期刊上搜寻沈从文更多的作品,于1977年写成了博士论文。但是,谜并没有被研究对象本人来解开。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80年夏天,金介甫成为第二批赴华公费留学生,留学单位是沈从文所在的中国社科院。对于公费留学生的身份,金介甫在现场不免依然有些自豪。
这是他的5个月解谜之旅。
1980年拜访,写就了第一部本人同意的传记
尽管美国中美学术交流委员会给了金介甫留华奖学金,但沈从文本人是否同意接受采访呢?因为此前聂华苓要采访要求,被沈从文婉拒了。
*我们一同游了长城、香山、天坛
金介甫介绍,和他同时代,海外也有一些人在研究沈从文。聂华苓1972年从存在主义角度写了沈从文传,她觉得沈从文和萨特等有相似处;韩素音也关注沈从文,并认为沈从文很快会赴美探亲,因为张兆和先生(其夫人)的妹妹张充和嫁给了美国耶鲁大学的汉学家傅汉思;悉尼大学也有人在1976年写了博士论文,美国高校另有一位叫麦克唐纳的人也在研究沈从文。“我想,他愿意见我是因为当时中国友协的路易·艾力刚去过湘西考察苗民的歌谣,他向沈从文介绍了我;另外,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是唯一的、和沈从文一样对湘西军阀混战史有浓厚的兴趣的人。”用金介甫自己的话说,他的《沈从文传》“是传记和地方志”两个不同版本的合成。记者阅读了前200页(共400页),在第一节“沈从文的童年”出现前,有整整10页的苗汉历史阐述。正因为历史学者的考据严谨,金介甫先生的第一部传记,成了所有研究者的必看。张新颖现场坦言,自己写沈从文前半生和后半生,对此也做足了功课。
▲依据金介甫的博士论文翻译成的《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
金介甫是幸运的,32岁的他来到北京,中国社科院给他配了一个助手,他12次拜访了沈从文,每次都有3-4小时长谈,随后还去了上海、湘西,“每个地方都需要粮票”。对金介甫而言,是收获了学问和友谊;对沈从文而言,张新颖评价:“这位美国小伙子走进了他的生活,从研究者扩展为生活者,让晚年沈从文颇感温暖。”沈从文陪他游览长城、天坛,在香山,一定分享了沈从文当年在香山于亲戚熊希龄手下做事,如何与丁玲、胡也频夫妇交往甚密的往事。现场展示了当年这对忘年交同框的珍贵照片,照片上两人的神情都颇为开怀。
“我们交流时,张兆和先生会做翻译,一些很难写的地名,沈从文先生会直接写出来,他充满童心,评价一些名人时,很调皮。”金介甫说此话时,仿佛前一刻刚刚和沈从文交谈完,满是新鲜的感受。金介甫当时带了简易录音机,沈从文颇为喜爱,后来去美国也买了一个回来。
▲左图:1980年,沈从文和金介甫,一对异国忘年交在长城。右图:1980年,金介甫和沈从文在香山合影。
谈及沈从文的湘西方言,同年去拜访的陈子善做了补充。陈子善当年在研究郁达夫,沈从文初到京城,极为苦闷,向郁达夫写信诉苦,并得到了回复。陈子善想向沈从文了解此事,因此,经邵华强介绍得以去府上拜会。“沈从文对方言情有独钟,并发挥到极点,当张先生不在一旁时,他用方言说及的幽默会极大地感染你,虽然你不知道他在具体说什么,但是你会由衷地跟着他笑。”对于这一点,张新颖替金介甫补充,“听不懂沈从文和听不懂钱钟书是不同的,钱钟书一会儿拉丁语,一会儿意大利文,一会儿法语,你得转得很快。但是,沈从文,是一味的湘西话,一辈子都很忠诚。”金介甫连声称道,他回忆,当年的录音磁带,他交给在自己执教的纽约圣诺望大学的学生们做些整理,“这些人来自中国各地,有些人懂湘西乡音。”
这些有趣的回忆和互证,把现场的听众带回了沈从文的湘西和苗汉世界。
▲1980年,金介甫看到的湘西苗民
▲1980年代的凤凰县
*我留下数百张卡片,来年寄去了博士论文
“1980年代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有几个人变化很大,沈从文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中青年领军人物,张新颖一开场就对沈从文研究定了调,这使得沈从文传记的30年之旅充满张力。但对汉学家金介甫而言,他并未受到大陆研究氛围的影响,从历史角度切入文学研究,“言必有据,无证不信”是金介甫的传记的实力所在。记者在阅读中发现,金介甫对沈从文40多部小说和散文信手拈来,尤其是写作手法的创新上。现场有听众问及沈从文是否受到外国小说的影响?这又引出了一番有趣的回忆。金介甫用沈从文对任何一种新的外语都是“他的头脑就被关掉了”来形容。但1920年代在北京时,沈从文去北大旁听不少文学课,1930年初担任文学期刊的主编,1940年代都曾主动学习西方现代派写法,“他最喜爱契科夫,但也受莫泊桑、都德等影响,同时,也看了现代派小说乔伊斯、普鲁斯特等的影响。”他在新版序中强调,“沈从文在小说创作文体上的贡献,我们需要专业的分析和意见。”
▲张新颖和《沈从文前半生》《沈从文后半生》
“他者”带来新的视角。更有启发的是,金介甫如何研究沈从文?现场,金介甫介绍了在民国时代,中国有很多期刊杂志如开明社的期刊流传到香港,随即被海外各大高校图书馆的中文期刊室所收购。因此,1970年代在美国研究沈从文,除了当时的单行本小说如《边城》《从文自传》等,所能看到的资料要比大陆甚至台湾更多。“我来北京的时候,带了几百张读书卡片,都是我在美国各大高校图书馆的杂志或著作中摘抄的,我复印后,留给了沈从文先生和研究者同行凌宇、邵华强。”金介甫1980年冬天回到美国后,就和邵华强形成了“互换资料”的契约,但凡谁发现新的材料,就彼此分享。
在中国期间,金介甫也到凤凰当地的县文化馆搜寻地方志,甚至找到沈从文给当年的军阀陈渠珍做公文秘书时的书法;在凤凰县,金介甫拍摄了还留存的炼铁工人,那是沈从文在小说中多次描绘,也是交谈中说及的自己最喜欢的职业。同时,金介甫也访问了萧乾、李健吾等沈从文的学生辈人,从中获得佐证,据译者符家钦统计,全书晤谈中提及的对象就多达118人之多。金介甫还前往广州、浙江等高校寻找资料。对于沈从文诸多作品中原型的考证也别有一番功夫,比如《八骏图》中,就有梁实秋、闻一多的身影。这些考据都得到了传主沈从文本人的高度肯定。金介甫最为引以为豪的就是“这是沈从文同意的一本传记。”恐怕也是唯一一部同意的传记。有趣的是,他和张新颖都告诉现场听众,沈从文文中的数字、年份经常是不准确的,需要特别查证。
▲1980年,金介甫看到的湘西打铁工人
“金介甫先生不仅有历史学家的角度,还有一个外国人的好奇心,这个好奇打开了很多我们以为耳熟能详的世界,这一点,中国研究者是有所惭愧的,我们被自以为的熟悉多被遮蔽。”张新颖高度赞叹金介甫笔下的湘西军阀混战历史的详尽和人物的生动。
*美国之行:我想说我健康的选择
张新颖所说的“金介甫走入沈从文晚年的生活”的一个例证便是金介甫力促了沈从文的美国之行。
金介甫介绍,在来华前,他给美国各大名校哈佛、耶鲁、芝加哥都去了征询函,商讨是否可请沈从文先生前往美国高校讲学,这些高校欣然应允,并寄来了邀请函。“我请人找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说美国高校都对沈从文先生的学问很有兴趣,希望让张兆和陪他去美国探亲,同时去讲学。”
▲1981年,沈从文在美国东西海岸的高校不断演讲,广受欢迎。
“沈从文先生和张先生在美国访问时,安排非常密集,很难想象两位七八十的老人能承受如此大的工作量。”金介甫回忆,在东西海岸,安排了大概有三十多场讲演,加上大大小小的活动共六十多场。除了东海岸,还去了斯坦福、伯克利加州分校和夏威夷大学。“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的一些学生都非常兴奋,纷纷从美国各地前来探望。”现场展示了学生林浦的照片,“这位学生后来在南部的一个高校任教,翻译了《道德经》。”
沈从文在美国讲学的主题,大多是文物研究,金介甫和张新颖对此分别做了阐述。“很多人想听沈从文是如何从1970年代末走过来,是否受了磨难?但是,沈从文一概拒绝,他觉得自己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我做了一个健康的选择——做些事,对他而言就是做他喜欢的文物研究,所以,他要分享这些有意义的事情、愿意讲的事情。”对于文学话题,沈从文只讲一个主题——1920年代初到北京时的文坛,张新颖强调。金介甫回忆1981年在美国和沈从文的多次交流,“沈先生非常乐观,他觉得无论是和好友丁玲、黄永玉相比,还是和那些去了台湾的文人相比,自己都非常幸运,他对1980年代的中国充满了期待。”
▲1981年,沈从文访美,两对伉俪合影。前排为沈从文和张兆和,后排为傅汉思和张充和。
我还想再写一部《沈从文传》
1981年,金介甫把修改过的博士论文寄给了邵华强,但当斯坦福大学1988年出版英文版本时,中文译本并没有找到出版社,好事多磨,论文大幅度修改后,著名的翻译家符家钦经荒芜推荐在病榻上将此译完,1990年由时事出版社出版;1992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了全译版,加了646条脚注;1995年,台北幼狮公司出了最完善的版本。今年的再版本,据上海雅众公司的策划编辑曹雪峰介绍,“就是依据台北的幼狮版本。”而金介甫的英文版,在美国曾是畅销书。
▲张新颖和金介甫,常因为沈从文研究在地球的各地见面。
近20年,国内沈从文研究已经成了热门,现代文学史也自我纠偏给了沈从文相当的肯定。2002年到2009年间,由张兆和先生编撰的1100万字(含作品和书信440万字)、32卷,包含其小说、散文、文物研究史的《沈从文全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陆续出齐了,详尽展现了作为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沈从文。尽管如此,年界古稀、刚刚从圣诺望大学退休的金介甫在现场表示,自己法制文学的研究告一段落后,仍有强烈意愿再写一部《沈从文传》。他回忆三年前,海外汉学家对沈从文的研究,也从夏志清的“自然人性、牧歌情调”,历经他之后,进入王德威的第三个阶段,挖掘其“批判的抒情、想象的乡愁”。而国内研究者中,有从传记、也有从人种学、人类学角度各有侧重的诠释。
▲夏志清与王德威
“我发现,迄今为止,海内外的研究者还是把沈从文当做一个乡土文学作家来处理。虽然他自谦为乡下人,但是,他笔下想表达的并非只是一个乡村世界。”在该书的结论中,金介甫写道:“20年代他的语言风格一变再变,最后被人称为文体家——牧歌式的、中国气派很足的作家。然而1940年代他又另起炉灶,开始学西方意识流的某些手法。”
金介甫给予沈从文很高的文学评价,他在1999年的序言中这样写:“我也意识到,研究沈从文作品必然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即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评估。那样的一天必定会到来,既不再把他的作品局限在乡土文学方面,也不仅供中国人研究,而要步入世界文学的领域。”而在沈从文谢世30周年之际的再版序中,他再次写道:以新的眼光来看待沈从文笔下关于中国城市的故事,或许是当今文学学者们的任务之一……他永远是全世界所欣赏的文学大师。”
2小时的“沈从文传记的30年之旅”意犹未尽,现场签售的队伍蜿蜒盘旋,无论是30年前金介甫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还是今天张新颖等实力派研究者对沈从文的再认识,都让文学爱好者跳出地域、跳出文学,去思考沈从文笔下的牧歌式的湘西世界,去思考沈从文从边城走来看似变化其实不变的20世纪初的“少年中国”的追求——中国如何强大起来。
▲左图:年轻的沈从文研究者问题连连。
右图:签售的队伍蜿蜒盘旋,张新颖和金介甫的各类研究版本都被读者搜罗出来了。
作者:李念
照片来源:金介甫、曹雪峰、李伟长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