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资料图片)
编saying:明天是中秋之夜,关于月亮,中外有很多人文传说和现代科学探索,今天分享文汇讲堂嘉宾、天文学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座教授江晓原的权威论证。此文源于《中国科学报》李芸女士对江晓原的访谈,征得本人同意后略有改编。
为何外国人不会望月伤感,而中国人会?
与太阳对人类起到的物质作用不同,月亮好像更多的是人类情感的寄托。古人很早就知道太阳对我们有直接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都与之相关,月亮则不一样。因为月球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很有限;而月亮运行状况相对复杂,通过月亮来辨方向也很难。所以古人关注月亮绝大多数情况是属于精神的需求,因此很早月亮就进入诗歌、神话等文学艺术领域,这一点中外是类似的。
但是不同的是,外国人很少能生出中国人那些悲欢离合之感,但中国人却不同。中国人关注月相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因为历法。西方人用阳历,只关注太阳的周年运动。公历中有月的划分也只是因为从日到年的跨度太大。中国的农历有着近3000年的历史。它既要反映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也要反映月亮的周月视运动,所以我们关注月亮。我们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月亮处在朔,农历是符合月相朔望变化的。
特别的是,古代历法有政治含义,周天子通过他的天文学家“颁告朔”,属政治行为。后来,中国的属国琉球、朝鲜等,承认中国宗主国地位的标志之一也是用中国的历法。
关注月相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重视日食。因为我们相信这一天象是上天对帝王执政的示警,所以要预测日食。日食又是太阳、月亮、地球相互运行产生的,月亮的运行很复杂,所以要准确预报日食就要关注月亮的变化。
科学探索让人文“弱爆”,如今文化又回来了
曾有一本科幻小说,谈到人类最开始就是外星文明遗落在地球上的后裔,在我们思想深处总觉得自己的家乡在天上,也总是想着要回去。这当然是一种幻想。但按照这种幻想的路径,月亮自然是第一站,因为它离我们最近。在此前的几个世纪,相信月亮上有智慧生物存在的学说相当流行,流行到远远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
为什么这些幻想今天已经大大降温了呢?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知道月球的环境不适宜人类生存,最致命的一点就是月球上没有大气。类似的,对火星上智慧生物的想象也一度相当繁荣,后来科学告诉我们火星上基本找不到水,它的大气也不适宜人类呼吸,这些想象也就随之降温。
看起来,我们的浪漫想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节节败退”,很长时间以来文学艺术在科学的发展面前“弱爆了”,简直是煮鹤焚琴,文学艺术在科学技术面前只能沦为点缀。但是现在我们渐渐明白文化的重要。你看,这次2004年起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就命名为“嫦娥工程”,这就比较有文化意蕴,与我们当年给第一颗人造卫星取名“东方红一号”不同。
为何总有人怀疑阿婆罗登月的真实性?
谈到月亮的科学探索,不能不说起阿波罗登月。我和我的博士研究生前些年曾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我们推断的结论是:阿波罗登月是真实的。但讨论这个事件,我们更要关注,为什么人们热衷于质疑阿波罗登月行动的真实性?为什么别的科学成就很少遇到这样广泛而持久的质疑?
这与阿波罗登月的背景有关。二战后,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冷战,双方都要向世人证明,自己阵营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比对方的优越。优越的指标有民富国强,也有科学技术先进。所以当苏联领先一步,成功实现了宇宙飞船载人飞行之后,美国急切地要搞出一个比前苏联的加加林上天难度更大的航天行动,来证明美国的科学技术比前苏联的优越。阿波罗登月工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
所以这个工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政治工程。因此对阿波罗登月工程进行持久和广泛质疑的,恰恰是美国人。因为美国人早已注意到它只是一场政治秀——他们会想:既然只是一场秀,何必劳民伤财地“真搞”呢?
地外天体被许多人视为地球领土的延伸,各大国在这方面的争夺早已开始,美国和印度等国的行为都是一种形式的宣告。据说在月球上已经命名的9000余个地名、环形山名中,中国元素相当少,仅有的十余个,而且还是在最近几年,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后才获得的。我倒真希望这次我们能把五星红旗插到月球上。
编辑:施薇
责编:李念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公号,原文标题为《江晓原:我在仰望,月亮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