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团委特组织社会实践考察团开展调研活动,引导北大青年学子走出书斋,以安徽合肥市、凤阳小岗村、常州科技工业园区、上海浦东新区等地为中心,通过参观、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社会各个不同层面的伟大成就,促进哲学青年树立和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本次考察的全部12名队员皆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主要由博士生组成,专业涵盖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国哲学、伦理学,其中部分成员曾获得理科专业、艺术专业硕士学位,他们共同为本次涵盖科学界、艺术界、基层农村、高科技工业界、国际大都市发展等的考察对话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截至2019年1月17日,考察团已经走完了安徽段的全程,出色地完成了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艺术家黄震艺术工作室、凤阳县小岗村的定点参访与交流,涉及了象牙塔外社会生活与工作的多方面、多领域,涌现了一批内容丰硕的高质量实践成果。即日起,将推出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与师生一起追寻实践足迹,感受青春活力。
2019年1月14日上午9:30,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从小岗到浦东”改革开放40周年重大成就考察团首先赴安徽合肥的中国电科第38所参观,并参加了“科技引领未来”的座谈会。以中国电科第38所副所长王亚青先生为代表的研究所各领域带头科学家、杰出艺术家黄震先生及安徽各界文艺家等28人,共同参与了交流,座谈会由许多余先生主持。
座谈会伊始,黄震先生、王亚青先生、考察团领队对主要参会成员分别作了基本介绍。随后,38所科学家就研究所最突出的科技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涉及空警200预警机的研发、浮空器的变迁与应用、工业设计与科技产品交汇等。
“科技引领未来”座谈会
科学家谈到,爱国是发展的大前提,舍此一切都毫无意义,他们很欣赏北大学子们能选择通过了解国防领域的高科技研究所来了解我国的时代发展风貌。在爱国理念的核心指导下,以雷达技术为主要专长的38研究所在努力构建国家实体空间感知天地一体化系统。经过多年来艰难困苦的创业,研究所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技术大跨步式发展,在多项领域达到国际领先地位,逐渐壮大为拥有军工、民用、商用的国际化机构,并已广泛开展全球合作。其中20多年预警机研发的苦难史见证了共和国国防力量的由弱到强;集艺术设计与科技含量于一体的浮空器研发历程体现了军事工业军民两用的可能性;工业设计领域创造的众多人性化作品(如智能母婴车),则更多地体现了以科技见长的研究所蕴含的深邃人文关怀。第38研究所的主要目的仍然是而且一直是强国强军,这是一直坚持的大原则,商业上的发展只是为了改善全所8000多名科研人员的生活水平,使其安心进行更多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安徽文艺界的艺术家们听完精彩的报告后,为祖国的国防力量的逐渐强大而大为感动,诗人梁小斌热泪盈眶地说到,“爱国情怀是一切更进一步贡献的基础,青年人必须好好反思,我与雷达是什么关系?我与祖国是什么关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察团的所有队员都深刻感受到这个深入了解科学研究第一线最真实情况的机会之珍贵,也见证了科研工作条件的艰苦与科学家们顽强不屈的意志力与爱国之心,他们纷纷就自己的视角发表了看法。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陈辞达同学说到:“科技专家、艺术家、哲人都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纯粹的人,它们的身上闪耀着一种超越性的纯粹精神,热爱所热爱,执著所坚守,这本身就是现代社会人的意义的崇高彰显,从这一点上讲是殊途同归,是互相理解,是志同道合。其次,如今的科技社会是让人生活在一个超现实的社会之中,我们现代所面临的社会已经不是一个与人的主观相对立的客观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由科技所创造的超现实世界之中,比现实还真实,这是我们所面临的现状,在这个时代的感知与认识,无论是哲学还是艺术,都必须与科技相伴,因为它塑造了我们的生活,也塑造了未来的形态。科技不只是引领未来,它本身构成了一种未来的具体样态和背景。”
在诸多精彩观点的碰撞之后,青年导演牛中明先生提出了两个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同时为下一场在黄震艺术工作室的研讨会埋下了伏笔:
(1)科学和未来是什么关系,它在提供便捷生活的同时为什么使人类越来越不自由了?
(2)古代哲学如何给当今发展提供一些指导?
座谈会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会后全体人员共同合影留念。这次活动的顺利召开,为考察团拓展高科技国防领域的视野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也帮助指明了实践活动未来的思考方向,一行收获良多。
2019年1月15日上午10:00,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社会实践考察团参观了位于合肥市区的黄震先生艺术工作室,并就“公共艺术与城市美学”、“五月的风与北大精神”两大问题与安徽文化艺术界展开了对话。除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社会实践考察团全体成员外,出席本次座谈会的人员还囊括了著名艺术家黄震先生(青岛“五月的风”雕塑作者)等20余位安徽文艺界杰出代表,座谈会由安徽大学哲学系刘笑非副教授主持。
研讨海报之一
本次会议围绕着“五月的风”及它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展开。会议之初,黄震先生就桌面的雕塑模型,简单介绍了设计青岛五四广场这一标志性雕塑的心路历程。他提到,这一雕塑的灵感来自22年前落魄穷困时在青岛五四广场的海边栏杆上吹海风时的突然奇想,设计意向溯源自幼年农村生活中常见的沙尘小旋风。凭借着艺术家的惊人创造力与联想力,他将自然旋风凝练为精神之风,再固化成钢铁劲风呈现给大众,象征了五四精神如一股“劲风”般席卷全国,坚决体现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五月的风”不只是五四精神的凝结,更是改革开放新时代对大众的一个有力提醒,能不断激发人民群众轰轰烈烈建设新中国的强烈激情。它与周围的海天环境和宁静典雅的园区氛围有机地融为一体,开启了城市公共艺术的新篇章,在场曾有幸一睹作品美妙的人无不击节赞叹。
黄震先生发言
随后,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兼诗人陈先发先生提出,古典文学审美情趣显得取向单一、只对应向阳的一面,无法与光影交织的内心世界相通,很难让欣赏者看到对立与冲突;以现代诗歌为例的现当代文学艺术,则是多向性的、审美更多元,呈现出作者丰富的思想世界,彰显内心的激烈冲突与渴望和解的愿望。
来自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的韩鹏老师认为,艺术常有“神来之笔”。经过广泛的艺术实践,他发现在极其熟悉的情境之下,当创作者进入一种半失控状态时往往会妙笔生花,这在艺术、书法、电影制作、诗歌创造中无不如此。
北京大学哲学系诸位同学对诸位艺术家的观点逐一做出了评论,其中来自中国哲学专业的汪伟博士说道,“首先从科学与未来的关系问题切入,为什么科学越发展,生活越便利,人却越被束缚?我本科、硕士读的都是生物学,在生命科学的理解中,什么是生命?生命就是由以A、T、C、G四种核苷酸的化学分子排列成的多种基因,控制演变成的蛋白质等物质形成的有复杂功能的组合体。意识被认为是大脑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活动产生的电信号传递和神经元联结。在生物意义上,我发现人类的自由意志无处安放,这种解释的无力感在遇到非理性的艺术作品时变得非常强烈。神经元活动怎么会制造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我深刻怀疑这种机械的生命观,尽管它自成一体,却使人丧失了所有作为具有自由意志的人之尊严。对于艺术,我很喜欢刚才韩鹏老师提到的‘神来之笔’一词,我在北大听朱青生老师讲艺术史,他提到,科学企图把一切都纳入逻辑、理性的铁笼之中,当代艺术为了对抗理性而越来越朝着多元化状态发展。为什么现当代艺术会取代古典文学而在今天大行其道?陈先发先生说得好,我认为取向单一的古典艺术在科学狂飙突进的今日,已经难以满足人类对于挣脱理性枷锁束缚的渴望。人类有两大本质,其一是对安全感的需求,为此需要通过理性来建构起一套对世界秩序的恰当解释,以便让他能够预知明天会发生什么;其二是人又有着对自由的渴望,他需要偶尔从秩序的铁则下暂时性抽离来获得喘息。而艺术上的‘神来之笔’恰恰提供了这种资源,激发观赏者的强烈共鸣。道家文化里所讲的“通于神明”、“与道合一”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它也可以说是‘坐忘’,忘掉一切外在的东西,比如得失、理性思虑,达到‘与造物者游’的心境。因此,未来的科技世界,人类需要当代艺术的‘神来之笔’来救赎,这就是艺术领域的改革开放。”
全体与会人员在黄震艺术工作室合影
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全体与会者一同合影留念。这次研讨使实践团理解了艺术、科学、哲学三者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改革开放这一历史的伟大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收获非常大。
2019年1月16日上午10:00,在村委书记李锦柱的带领下,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社会实践考察团来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先后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当年人家、沈浩同志故居,重温了当年小岗村人民群众“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心路历程。参观结束后,一行人在村委会与签订大包干的当事人严金昌老人共聚一堂,讨论当时历史的细节,座谈会由李锦柱先生主持。
北大哲学系学子在大包干签订处的合影
严金昌老人提到,改革开放之前是计划经济,村里的口号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表”,上级组织根据宏观规划指标,规定地方该种什么就必须种什么;但种地不是打仗,不能搞大兵团作战。在凤阳这片地方,起初国家规定必须种烟草,凤阳西边的农田可以种植优质烟草,东边小岗村的土质却非常不适合;加上这块高岗地蓄水能力差,旱灾与洪涝轮流肆虐,导致小岗的烟草经常颗粒无收,百姓忍饥挨饿。1978年的大旱灾爆发,许多村民被迫外出乞讨,在饿死边缘下,逼出了与中央政策不符的“分田到户”实验。这样充分发挥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保障了土地的因地制宜,在第二年农民收入就增加了数倍。随即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到全国,大获成功。
小岗村改革开放座谈会
李书记说道,小岗村是被吃饱饭倒逼出的改革,但它不是突然出现的,之前已有多次成功的尝试。在时代背景下,当时全国各地都有改革探索,但只有小岗模式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离不开实事求是的领导对百姓生计的关怀,也离不开小岗村改革调研报告的贡献(使上级领导更了解改革的实际成效)。大包干的模式一举解决了困扰中华大地几千年的温饱问题,改革的旗帜要永远飘扬,而实践确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但必须明白,改革是有波折的,发展必然有阵痛,事物发展的规律是螺旋式上升。通过调整生产关系的收益已经逐渐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小岗村必须整合资源投入再生产,这就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任务。交通、水源问题在过去都是困扰小岗村发展的大障碍,因为生产要素进不来,内部资源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有效利用。自从沈浩同志十多年前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带领村民修通了横跨京九铁路线的公路后,小岗村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自主性的发挥带来了工业发展的快速腾飞,形成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合理搭配的梯度经济发展体系。小岗精神起源于大包干,续弦于沈浩同志,一脉相承,未来可期。现如今“集体资产”分红是小岗村精神对未来发展模式改革的深化探索,改革开放一刻不停,时时常新。
座谈会后,考察团与严金昌老人、村委书记等领导班子一起合影留念。这次座谈使北大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到基层农村的发展风貌,体会到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立体发展网络对推动基层经济发展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农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扮演的基础作用。
北大哲学系学生与严金昌老人合影
经过几天来的走访、深入座谈,学子们成功走出书本,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下,现实社会中的国防科技、城市艺术、基层经济文化等悄无声息又惊如天雷的伟大变革有了深切感受与直接认识,为他们脚踏实地的从事哲学思想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揭开了常州科技园和上海浦东大变革的调研序幕。
作者:汪伟 (北京大学哲学系2017级博士生)
编辑:范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