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遗址3号建筑遗址(即中央官署建筑遗址)地面复原展示区(局部)。
上世纪80年代出土6万枚骨签的未央宫3号建筑遗址是未央宫的大型宫殿建筑之一,在皇宫中它究竟承担着何种功能,是个什么性质的宫廷机构。对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顾问李毓芳告诉记者,从骨签出土的位置和内容,从该建筑遗址的布局、规模和结构来看,3号建筑遗址是具有官署性质的机构,它应属于中央政府或皇室管辖有关郡国工官的官署,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国家档案馆”,并不是某些人说的是“兵器库”。
▲在汉长安城遗址未央宫遗址的3号建筑遗址地面复原展示区,李毓芳向本报记者介绍骨签的出土情形。
今年76岁的李毓芳1967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与同学刘庆柱一起来到陕西,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曾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考古队队长、阿房宫考古队队长。2003年5月退休,现返聘,承担和主持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汉长安城骨签考古发现与研究”。
近日,该书主编、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3号遗址中的房屋排列整齐,形制相近,除了“门房”、“传达室”一类建筑外,其它房屋面积都比较大。最大的房屋室内面积215.04平方米,最小的109.2平方米,显然不是人们的居室。“后来我们在院子四周和房门口附近发现了一些铁蒺藜、戟、铠甲等兵器,证明这是个守卫森严的地方。也就是说,未央宫3号建筑遗址不是属于生活起居的建筑遗址,而是官署建筑遗址。”
▲刘庆柱、李毓芳夫妇在发掘现场研究问题。(资料照片)
李毓芳说,发掘出土的骨签主要用牛骨制成,完整的长5.1-7.4厘米,宽1.3-3.8厘米,厚0.2-0.6厘米。从骨签上所刻的文字内容来看,大体分为两种:第一种多为物品代号、编号、数量、名称、规格等。一般为一行字,少的一个字,多的十几个字。这种骨签主要属于弓弩箭簇等兵器和器物编号两大类。第二种为年代、工官或官署名称、各级官吏和工匠的名字。
西汉时代的工官是管理手工业的官署,工官产品主要是供皇室、政府和军队使用,主要产品是兵器。该遗址出土的大量骨签应是设在地方的工官向皇室和中央上缴各种产品的记录。数以万计的骨签,从其纪年来看,自西汉初期延续到西汉晚期,基本与西汉王朝相始终。
▲李毓芳在发掘一线工作。(资料照片)
▲李毓芳与考古队员在发掘一线分析判断。(资料照片)
李毓芳分析说:“它们是被中央政府有意收藏的档案材料,而不是器物的‘标签’或‘标牌’。总之,该遗址出土的大量骨签应该是西汉王朝中央政府备查的重要文字资料,属于中央档案。就骨签文字内容而言,一方面便于中央主管部门掌握各地有关工官和中央某些属官向中央‘供进之器’情况,另一方面作为质量跟踪的凭证。”
▲李毓芳研究员在田野考古一线。(资料照片)
数万枚骨签长期埋在地下,土中的钙被水溶解后,附着在骨签表面,骨签之上刻写的文字就被厚厚的钙化物遮盖了。考古人员用醋酸溶解处理骨签表面的钙化物。这个看上去简单,其实做起来很难,因为要想去钙,醋酸浓度大了,字就腐烂了;浓度小了,钙又去不了,骨签上的刻文还是看不到。“清洗骨签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发现刻字骨签多达57644枚,近46万字。根据刻字内容与保存情况推断,这批骨签是目前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具有保存、备查、使用功能的国家级‘档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防工办的档案,或者说国家军工生产档案。”刘庆柱说。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文汇报驻陕记者韩 宏供
编辑:韩宏
责任编辑:朱 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