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在采集的红外相机拍摄资料中发现,一架6月份安放在保护区核心区的红外相机在今年7月11日凌晨捕获到一群野骆驼经过的视频,视频长达7分6秒的。经保护区科研人员从18段连续拍录的视频画面中出现的野骆驼个体进行清点,共记录到成年和幼年野骆驼48峰,这是保护区自2003年6月成立以来记录到一群野骆驼个体数量最多的一次。
野骆驼,全名野生双峰骆驼,是世界上唯一幸存的野生骆驼种类,目前仅分布于我国甘肃、青海、新疆交界一带和新疆准格尔盆地至蒙古国北塔山一带,数量不足1000峰。由于野骆驼生存数量极少,被联合国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珍稀物种红皮书,在我国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具有极高保护价值的物种。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库姆塔格沙漠东沿、东阿尔金山和北山之间,总面积66万公顷,与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片,构成我国野骆驼分布中心区。区内分布有9.8万公顷湿地和大面积荒漠植被,是阿尔金山以北、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关联地区资源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和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
从历年监测记录的野骆驼数量对比,大群野骆驼出现的频次和数量一直呈递增趋势。2001年3月,一次遇见13峰,是1992年建立省级保护区以来记录到的最大一群;2009年8月16日,一次遇见34峰,成为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的新记录;之后30峰以上的记录达6次。2012年2月开始,管理局开始应用红外线相机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实施固定线路和固定点位的监测研究工作,资料表明,大小不等的野骆驼群体往来于为数不多的几处泉眼之间,频次和数量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0峰以上的大群出现的频次由2012年的一年2-3次增加到2018年的10多次。另据监测调查,野骆驼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展,从2008年开始,野骆驼的活动区域向东扩展了30公里左右。
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效,是因为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严格的封禁保护措施。建局以来,清退了保护区内所有驻牧点和采矿点,实行出入境审批登记管理制度,取缔探险旅游、勘探等活动,建成了“生态无人区”。为减少人为活动干扰,在各主要路口、区段都设立了宣传警示牌和监控设施,特别是去年开始实施远程视频监控工程,增建了8座监控设施,实现了24小时监控,监控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也相应减少了护林员日常巡护巡查工作对野骆驼活动区域的影响。
大群野骆驼频现敦煌西湖,还说明生态环境局部好转但整体形势严峻。保护区至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地处地球“旱极”,区域广阔,年均降水量大多在20-40毫米,而蒸发量在2500毫米以上,气候极为干燥,植被稀少,水资源奇缺,环境尤为严酷。野骆驼赖以生存的泉眼和季节性沟谷十分稀少,而且相隔几十至几百公里,它们喝一次水需要长途跋涉,昼夜行走。近年来,保护区管理局采取了淘泉、扩充泉眼和创建自动化饮水点的措施,为野骆驼和其它野生动物饮水提供了保障。去年秋季,疏勒河下泄生态水首次汇入位于保护区西北部库姆塔格沙漠东沿的终端湖哈拉齐,今年秋季再次输水,使保护区北部地区生态环境有了好转趋势。今年2月24日,保护区科研人员在该地区首次遇见到疏勒河谷饮水的一群野骆驼达31峰。
作者:孙志成 郑蔚
通讯员:孙志成
编辑:周俊超
责任编辑:叶志明
视频/照片:孙志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