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 “有温度的时光”健康养老主题活动 6月30日晚在湖州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对中国养老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研讨,并推出了全国首个“全龄健康生活服务体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民政部全国养老服务体系专家委员周燕珉在会上发表《中国养老现状与展望》演讲,她介绍,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一般认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达到10%,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面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现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依靠传统的“养儿防老”方式已越来越不现实,而中国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传统的养老机构满足不了老人市场的需求。“在新时代,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成为重点发展方向。”周燕珉表示,近年来,社会资本逐渐进入养老健康产业并蓬勃发展,譬如湖州鑫远健康城、万科的万怡养老、绿城的乌镇雅园等这一新型的综合社区养老逐渐填补社会养老空缺。
“社区养老是否可行?答案是肯定的,但也有需要改进之处。”周燕珉认为,社区养老中目前存在不同年龄阶段细分不太明显的问题,譬如50-70岁的老人为活力老人适应社区养老、60-75岁为健康老人适应居家养老(中间会有交叉),而80岁-85岁以上甚至是失智老人就需要专业的机构养老。不同年龄阶段老人的生活需求也不同,譬如活力老人多的可以在社区中开设“老年大学”等,养老机构要依次来设计创造多元化的养老产品。通过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居住环境,来完善社区的医、养、健、学等配套服务功能。同时,通过互联网、智能化技术开拓全新的养老时代。
“现在的康养产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治疗式、体验式、度假式,每一种类型所发展的路径、选择的落地点是不一样的。”《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认为,实际上更为理想的康养地应该既具备一定规模、交通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同时要拥有齐全的康养设施,最好还能够满足休闲度假的需求。将治疗、体验、度假三种类型结合起来的模式就是康养社区,我们称其为“生活型社区”。这种生活方式,跟健康、养生、精神状态、邻里关系、抱团养老等相关,是未来城市中老人的一种新的生活形态。
作者:通讯员 刘海波
编辑:蒋萍
责任编辑: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