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人造太阳”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供图)
“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行再谋划再深化,在苏浙皖三地引发热烈反响
长三角发展凝聚“向心力”扩大“朋友圈”
“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随着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沪圆满落幕,沪苏浙皖就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行再谋划、再深化,四省市也在新起点上迈入新征程。
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的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覆盖12个合作专题,聚焦交通互联互通、能源互济互保、产业协同创新、信息网络高速泛在、环境整治联防联控、公共服务普惠便利、市场开放有序等7个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项目化、可实施的工作任务。会议成果丰硕,在苏浙皖三地引发了热烈反响。
机遇千载难逢,从“全面对接”到“一体化发展”
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认为,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脉相连,城市间自始至终就有着一股“向心力”,近期苏州市与上海等兄弟城市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犹如按下了“快进键”。5月21日,上海市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构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谋求科技、产业、资源、市场、人才等领域同城化发展。5月30日,连接上海青浦和江苏昆山的盈淀路改建工程实现结构贯通,并计划在今年9月实现通车,该工程将是首个实现通车的长三角一体化“打通省界断头路”项目。6月1日,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长三角九区市共同打造“一廊一核多城”总体空间布局,开展深度合作。下周,苏州市还将与上海青浦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落实具体合作项目。李亚平说,未来苏州市将继续扩围“合作圈”,深化与上海等地沟通衔接,重点在产业协同创新、人才流动共享、公共服务融通等领域谋求规划突破,不断扩大苏州的“朋友圈”和影响力。
随着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取得丰硕成果的消息传来,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对南通市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在他看来,此次座谈会的成功召开必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入关键期和加速期,这既给南通带来了无限机遇,也迫切要求南通发挥承南启北、连通东西的独特区位和江海资源优势,承担重大使命责任,通过做大做强南通这一极,增强辐射传导带动作用,助推解决长三角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南通市将扎实做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文章,主动加强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对接和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上海“北大门”,努力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中当好江苏省委赋予的“一个龙头、三个先锋”。
“对我们集聚区来说,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盐城市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管委会主任石根美告诉记者,作为沪苏产业合作示范区,集聚区深感机遇千载难逢,发展潜力无限。“大丰要成为上海、大丰两地创新接力的‘探路者’‘试验区’。我们的目标是全面融入上海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走出一条合作共建、双赢发展的新路子。”
盐城市委书记戴源表示,随着盐通沪高铁开工等重大历史机遇叠加效应的显现,为加快推进合作共建创造了更为便捷的条件。盐城将全面依托上海科创中心和上海临港集团等平台和企业,力求更多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足、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落户,共同努力把集聚区打造成为两省市合作和长三角深度融合的合作共建示范区和国家级“飞地经济”样板区,利用“科创飞地”推动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研发在上海、生产制造在盐城”。
前景无限美好,推进“一体化”下好“一盘棋”
杭州市发改委领导表示,杭州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G20峰会举办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寄予“四个一流”的殷切希望,杭州理应自觉地把自身发展置于国家战略和整个长三角发展的大局中进行思考、定位和谋划,理应在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发展战略上扛起应有担当,在践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中争当先锋,为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杭州智慧、杭州力量。杭州不仅是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参与者、服务者,更要成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贡献者、积极引领者。
在积极接轨上海、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基础上,杭州将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合作交流,开创长三角合作新局面。协同南京、湖州共同打造杭宁生态经济带,联动绍兴、宁波、舟山等地推进杭绍甬舟大通道建设,与上海松江、嘉兴等地携手打造G60科创走廊,强化与黄山交流合作,打造世界级黄金旅游带,携手衢州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进一步增强杭州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杭州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的能级,提高杭州在全国的城市地位。
在合肥科学岛,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人造太阳”正吸引全球目光的关注,目前,中国最大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采购包首批变流器系统已经发运法国ITER,而这仅仅是合肥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一个缩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汇集高层次人才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从而产生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和变革性技术。等离子体研究所科研人员对发布会上提出的“推动科技创新一体化”满是期待。他们说:“‘推动科技创新一体化’的提出对合肥正当其时。科学中心迫切需要联合包括长三角在内的国内外力量,共同建设。整个长三角将为合肥带来丰富的人才支撑、资金支持和转化管理经验的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会进一步加强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自身打造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国家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站位高,是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合肥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胡艳对本次座谈会最深刻的印象。“从此次发布的成果来看,更为强调各地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获得感、认同感,长三角将成为一个谁都是建设者、谁又都是受益者的共同体。”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星 付鑫鑫 蒋萍 赵征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