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考古,从破碎的陶片到精致的玉器,从村居到王城,一点点挑战着考古工作者的神经,前前后后整整走过了80年。近日,良渚古城城内考古最新进展公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王宁远介绍,经过一年来的工作,他们基本明确了良渚古城的内部分区,各功能区规划严格,等级分明,是一座5000年前的水乡都市,也开创了江南水乡都市的建筑模式。
两个北方人为何客死异乡
良渚古城于2007年被发现后,城墙、城门和外郭都进行过发掘,城内是今年良渚考古的重点。
对古河道的清理疏浚,是今年考古工作者在良渚古城城内开展的一项工作。据介绍,考古人员对钟家港———莫角山(也就是宫殿区)的东面一条南北向的古河道进行了疏浚,在河道废弃堆积物中发现了大量玉料、玉石钻芯、燧石等与制玉有关的遗物。考古人员继续在河道挖,又发现了人骨,而且数量不少。
“这条古河道很浅,如果人是淹死的话,当时肯定可以捞起来。但仔细分析这些人骨,骨头上有砍砸的痕迹,可见他们不是正常死亡。”王宁远说,在古河道中普遍发现了非正常死亡的人体遗骨,说明在良渚文化的发展晚期曾发生过严重的暴力事件。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遗骨中有外来人。”王宁远介绍,日本学者对一些遗骨作了碳13同位素分析,发现有两个人的主食是小米等碳四植物,而众所周知,良渚人的主食是大米,水稻是碳三植物。从已有考古证据看,这两个外地人可能来自产小米的中国北方,但是为何客死异乡,原因还有待考证。
在古河道的淤泥里,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量的半成品、下脚料、工具和生活垃圾,而在岸边则找到了众多玉器、石器、漆木器和骨角器作坊的遗址。王宁远说,这些作坊可能是亦工亦居的家庭作坊格局,当时的良渚城已经有了明确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管理。例如,有一处玉器作坊遗址,从工具和边角料看,该作坊应以制作小型的管锥等玉器为主,而不是大型玉器,说明当时良渚玉器制作的专业分工程度已经很高。
5000年中华文明史的实证
1936年,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的良渚遗址被首次发现。在发现之初,它被认为是黄河流域山东龙山文化的遗存,但是一系列考古成果表明,它是长江下游地区最为重要的新石器文化。1956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夏鼐将其命名为“良渚文化”。2007年,良渚古城重现人间。今年上半年,考古工作者又宣布在古城外围发现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这一工程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把中国的水利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迄今为止,在历年的“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中,良渚遗址考古的成果已经六度上榜。
“良渚遗址考古主要分三个节点:从1936年遗址被发现到1986年前,考古主要是对古墓群的发掘考古,对良渚遗址整体的认识处于概念相对模糊阶段;到了1986年发现反山王陵之后,提出了良渚文化已出现文明的曙光,随后发现了人工堆筑的大型宫殿基址和贵族墓地,并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逐步确定良渚文化的地位;2007年后,从良渚古城城墙的发现到今年水利工程的发现,将其地位推到更高的层次。考古发现从30万平方米的宫城到300万平方米的王城,从800万平方米的外郭城再到100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一座5000年前规模空前的王城渐渐清晰起来。”王宁远说。
“在考古学界,说良渚遗址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的实证,已经没什么异议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发现者刘斌说,“良渚遗址考古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成果,不仅构成了长江下游邦国文明形成的关键证据,也为证实多元一体的5000年中华文明,概括出中华文明形成的标志与特点作出了重要贡献。”
申遗最大的意义还是保护
“1994年,国家就把良渚遗址排进《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但申遗的关键还是要有实际行动。”刘斌说,“2007年良渚古城发现后,申遗的呼声比较强烈,但直到2012年良渚遗址申遗才正式启动。古城没发现之前,良渚遗址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区,申遗自然是没谱的。现在申遗确定的范围是古城以及外郭,外围水利系统还没包括进去,之后可能会调整。”
资料显示,2013年,杭州市曾提出确保良渚遗址在今年申遗“冲刺”成功,并制定了良渚遗址申遗“三年行动计划”。截至2015年,当地政府已投入18亿元完成了良渚古城申遗范围3平方公里的拆迁工程。在王宁远看来,申遗最大的意义是可以把这块遗址保护下来,如果再不保护,可能真的就要没了。
(本报杭州12月1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