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发布“科创22条”政策以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正在持续深化。今年,随着十多个重点专项、几十项重点工作的推进,科创中心的制度框架和物质基础正在加速形成。
某种程度上,上海正在做的,既高屋建瓴、谋求长远,同时似乎也能概括为“让创新回归本源”,也就是让创新者安心做好擅长的事,为此为他们铺平道路,扫清障碍。显然,经过这一年,上海离这一目标又近了一步。
机制更活政策看得见摸得着
“活力是放出来的。”这句话已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但在不断出台政策的同时,更需要提升执行力,让制度创新能从纸面“走下来”。今年,越来越多研发者开始体会到政策红利,其中的代表是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团队。
这个团队在今年被媒体反复关注,不仅因为他们在一个前沿科技领域做出了世界一流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创新环境“补短板工程”的直接受益人和参与者。就在不久前,他们拿到了税务部门出具的备案文书,使得他们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股份的同时,不必马上缴纳1000多万元的所得税。这是国内“股权奖励递延纳税”政策发布多年来的首次落地。之所以上海取得突破,关键是税务部门与高校等密切合作,从实际出发梳理出政策、法律的落地细则,从而让制度看得见、摸得着。
实际上,此前太赫兹团队还曾参与到另一项关于创新环境的制度创新探索。今年早些时候,上海理工大学打算将自己持有的太赫兹公司多数股权(价值近3000万元)作为奖励授予该团队,但在操作阶段,却遭遇困难。比如,因为这部分股权本属国有产权,因此,有关部门一度要求高校在奖励前,先从上级部门那里要一张批文,以证明其合法性。
出批文并非不可接受,但既然上海明确将科技成果处置权直接下放到高校,未来势必有越来越多类似案例发生。为了让更多创新者在将来不必再为“破例”而走流程、耗精神,本市科技、教育、工商等主管部门反复协商,力图找到一条更规范、顺畅的激励通道。最终,几方达成共识:成果该怎么奖,完全是大学的事,政府不出文件,教授免去麻烦。
这一共识,目前已被固化到《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草案)》中,并于上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而为了彻底解除高校的后顾之忧,防止日后被追究“国资流失”责任,条例草案规定,即使成果在转化后价值陡增,只要尽到“勤勉尽责”义务,高校就可以免责。
上海将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破题方向,像太赫兹团队这样可以越来越安心的创新者会越来越多。来自市发改委的信息表明,上海今年围绕科创中心建设要求,着力优化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模式,在创业、投资、高技术服务等领域,累计取消和调整了368项审批事项。同时,上海还在国内率先推进包括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科技金融投贷联动试点、高技术人才出入境政策创新等改革事项。在由政府、市场、社会共享共治的创新治理体系中,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越来越高。
环境更优为一流人才打造一流设施
浦东张江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未来几年,这里将通过聚焦创新资源,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从而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张江国家科学中心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今年,该工作有了诸多实质性进展。
根据年初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正式批复的《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以及国务院公布的上海科创中心方案,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仅要为基础研究提供“利器”,也承担着探索实施重大科研组织管理体制的任务,希望能形成自主管理、科学家决策、多学科交叉的运行机制。
目前,在国家层面,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理事会已正式组建,上个月召开了首次理事会会议。在市级层面,上半年,“市推进科创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进组”,明确了诸多工作目标和责任。
目前在张江,一批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加快集聚。据市发改委、市科委介绍,上海光源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等四个项目已全部启动建设;预计两到三年之后,张江就将拥有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集聚度最高的光子科学大设施群。
除了基础研究的设施平台,一批重大产业科技功能型平台也在张江和周边地区加紧建设。据市经信委介绍,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上半年组建完成后,下半年,本市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10年来最有力度的“投资风暴”,两大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华力”和“中芯”都决定在浦东扩产,总投资达1000亿元。而在它们周边,也出现了一批国内领先的芯片创新企业,包括完全掌握28纳米芯片关键工艺的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首次完成X86高性能CPU国产化的兆芯公司、首次量产300毫米硅片的新昇公司、成功实现10纳米刻蚀机国产的中微半导体公司等。
国际水平的硬件设施,加上优厚的研究氛围,使得张江对海内外一流创新人才产生了强大的“磁吸效应”。仅在上海科技大学,目前已至少有30位两院院士和3位诺贝尔奖得主加盟。此外,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中科大等高校的创新资源也在张江加快聚集。
创业更热
空间、资金与服务匹配到位
在上海北郊,一个有趣的场景透露着某种关于创业的隐喻。这是两个由集装箱唱主角的空间,中间只相隔一道围墙;一边是冷冷清清的货物堆场,锈迹斑斑的集装箱们悄无声息地叠着罗汉;另一边是新建成的创业园区,许多小楼都改造自旧集装箱,但因为用了水果配色、极简内饰,加上出入其中的一张张年轻的脸庞,铁盒子竟透出了浓浓的朝气和科技感。
作为沪上最具实力的创客空间运营者,“创客加”的理念是让同领域的创业者能聚在一起,由园区注入专业化的资源和扶持,就像催化剂那样促使他们形成化学反应。负责人沈健告诉记者,在张江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他们已在全市布局18个栈点,分别聚焦各种行业。以“集装箱空间”为特色的宝山智慧湾园区,目标是3D打印和智能制造。为了让企业低成本获取创新资源,“创客加”投入巨资购置了多台高端金属3D打印机,还在筹建3D打印中心和3D创意博物馆。
虽然有人认为创客空间的发展已接近天花板,但市科委的统计表明,到12月,上海各类众创空间孵化机构总量已突破500家,比去年增加了大约70%,其中90%由社会力量创办。令人欣喜的是,除了数量猛增,众创空间的服务能级越来越高,发展模式也日益多样化,不仅有在沪科研“大院大所”、外企等新力量加入,甚至本土孵化机构也纷纷走出国门,到美国设立国际创业园,希望能与硅谷的创新资源直接对接。
热烈的创业氛围,也离不开社会性科技服务和创业投资机构的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已经集聚了近60家市场化科技中介机构,本市创投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总共投资了近60家基金,参股基金总规模达18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