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友善包容”为主题的犹太难民与上海史料展在北京中国政协文史馆开幕。通过展板、短片等形式,70多年前饱受战争创伤的上海市民与犹太难民友善相识、和睦相处、真情相助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呈现在了人们眼前。
美国画家寻找上海“阿妈”
二战时期,有2万多犹太难民为躲避德国纳粹的迫害从欧洲来到上海,其中至少1.4万名聚居在虹口提篮桥地区。史料展上的故事中,有当年宋庆龄等人到德国总领馆抗议迫害犹太人的中华义举、有犹太女孩眼见日寇施暴用刀割下父亲胡子的悲惨记忆等。
1937年10月在德国出生的彼得·马克思1岁时跟随父母来到上海避难,在上海居住了整整10年。彼得回忆说,他有一个和自己很亲近的“阿妈”,每天教他如何用腕力握住毛笔画画,她还总是把各种绘画材料放在阳台上,任由彼得随意玩耍。如今,彼得已经成了美国著名的画家。2012年,彼得凭记忆为“阿妈”画了一幅素描,并开始寻找这位恩人。“我去过很多国家,但不管到哪里,我都认为自己80%是中国人。”
据悉,此次展览由56块展板,267幅图片组成,分成逃亡上海、难民生活、虹口隔都、邻里情深、重启风帆、难忘历史六个部分,配以多位原犹太难民的亲身经历故事以及相关短片,反映了二战时期来到上海的犹太难民当时在上海的生活,并与上海人民共同抵御日本法西斯的暴行、维护人类生命和尊严的史实,体现了中华民族友善、包容的美好品德。
希望和平之光能照耀大地
在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家强说,在上世纪法西斯魔爪猖獗的时候,全世界大多数地方都对犹太人关上大门,而万里之外同样饱受战乱的东方城市上海,以宽广的胸怀庇护了数万名欧洲犹太难民。去年二战胜利70周年之际,以色列驻沪总领馆特意拍摄了一部宣传片《谢谢上海》,以表达以色列人民对中国人民尤其是上海市民的诚挚感谢。片子最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着镜头说:“我们永远感谢你,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谢谢!”
对于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上海市和虹口区一直非常重视收集整理资料、办展传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表示,这个展览内容丰富,具有现实意义,展览集中呈现了犹太难民在上海那段悲怆而又充满温情的历史,进一步激发我们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信念。多年来,上海市政协一直支持虹口区政协的这项工作,也得到全国政协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得办展十分成功,已在全球10多个国家举行了巡展。
外交部前部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说,他多次去过以色列的“哭墙”,每次都会“边看边流泪”。李肇星出生在青岛一个贫困家庭,爷爷奶奶出生的时候,青岛被德国占领,到他父辈和他出生的时候,青岛又被日本人占领。“所以在‘哭墙’时,想到中国人民和犹太人民的种种不幸。希望和平之光照耀大地。”李肇星说。(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