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睡觉,每位智能手机用户每天要看150次手机,这意味着在16小时内每隔6.4分钟就要释放自己的强迫症意愿。对于这项国际调查数据,很多中国的“二次元”体会一定更深,即便同在咫尺之距,也爱发个微信问父母可否吃饭了。然而,对于来自如茶馆般的社交媒体的信息,也产生了“后事实”现象,先抛情感和表态,后问事实。这样的情境下,媒体人如何作为?日前,在由上海公共关系协会和上海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媒体融合与社会舆情引导”论坛上,业界与学者从不同角度还原我们所处的互联网3.0时代的舆情原生图,也给出了开放动态的建议———不忘初心,既重视网络信息,又要迈开腿挖掘真相,均衡中探得理性答案,引领舆论场。
互联网或可承担超级国家功能
英国脱欧公投、美国大选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更自信他一年半前的一个预测:互联网或具备超级国家的功能。他认为,从网络消费可窥见用户的财富,从健康监控表可得知健康,加上表达政治意愿的功能,“类似完成了一个政府应有的服务功能”。进入互联网3.0时代,智能手机实现了此前的许多梦想。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网络舆情》杂志执行总编祝华新说,社交网络中最初的舆论源头都来自“大V”,近年来,真实人群集聚在网络上,因为共同职业、诉求而达成共识的越来越多,比如在医患摩擦、警媒摩擦时,医护、警察人群也在网络上集体发声,维护职业尊严。“一方面要治理网络,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互联网的民意属性,借助互联网来倾听民意。”在他看来,这也是社会治理的新课题。
舆情不等于民意,网络上存在“零思考”现象
然而,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刷屏、炒作等现象也层出不穷。“舆情不等于民意。”上海交通大学舆论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谢耘耕教授直言,当前对舆情的调查方法相当单一,即便大数据也无法保证完全的科学性。这样产生的舆情与民意之间还有多层次的差异。“对于网络舆论需要测量,达到30%,它可以影响舆论;达到61%,可以主导舆论。但在网络上发言的人和围观者的比例是1:3,而在13亿中国人中,上网人群最多占一半。网络上‘喇叭’多,事实少,有时存在着‘零思考’现象。”
谢耘耕说,这种现象并非中国存在,“后事实”是西方近年来产生的热门词,就是描述先表达情绪,然后才去弄清事实的现象。“舆论的调查方法一定是要多元,单一的一种方法都有局限性。”
致力于研究网络安全的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则指出,如果把舆情的观测和观测结果的发布看作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其实观察者对被观察对象是有影响的,实际上在引领新的舆情,因此互动中获得的新结果,也是考量范围,这需要技术的突破。
如何引导舆情真相,技术+初心+腿脑并用
面对网络舆情的双重性和复杂化,如何才能还原并引导真相呢? 国家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副局长侯召迅给出的答案是:“真诚+。”他认为,真诚而不忘初心,胜过一切。要学会多种维度观测,把不同声音放在同一平台权衡。
沈阳则给出了最新技术研究成果,通过大数据的表里两层合一,即通用数据和非搜索引擎所及的数据的结合,可以更精准地还原舆情真相,“有时可以从各个角度用大数据测量,最终综合得出结果”。
祝华新认为,社交媒体常常引导着舆情热点,主流媒体必须在场并出声,既要重视网络线索,但受过专业训练的传统媒体人的实地调查挖掘真相的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又是不能偏废的。“最终还是要靠腿和脑并用。”祝华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