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思政课“入脑、入耳、入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逐步构建多维立体化综合性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学院在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上,纵向考虑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层级,做出合理安排;同时,在横向层面也精心安排这三级学生相应的必修课程内容,努力做到不同层级的教学内容相互衔接,层层递进
从李大钊先生将马克思主义系统地引入中国开始,北京大学就是中国高校中最早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院校———那是1920年。
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基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基地,北大在全国成立了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那是1992年。
而今,“双一流”建设的号角已然吹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北大正在启动的新一轮全方面改革中,被列为首要任务的是思政课改革。北大明确提出,这场教学改革将由党委领导决策,校长亲自挂帅,而改革的目标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思政教育纳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这是近日在北京大学课堂里的一幕:300多名学生济济一堂,听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见长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杜晓勤讲“永贞革新与柳宗元的 《封建论》”。杜晓勤带着大学生们读文本,通过文本解析,介绍古代“封建制”与“郡县制”二元制度的对峙状况,揭示“封建制”背后的严重缺陷,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当下维护国家统一、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等热点时政问题。
杜晓勤讲的这门课,学术味极浓,但其实是一门思政课,是今年北京高校市级思政课———“名家领读经典”的第一讲。
在北大,通识教育历来备受重视。
而把思政教育纳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范畴,通过经典阅读、小班讨论、反思性思维训练,帮助大学生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理论自信,这正是北大思政教育的特色之一。
杜晓勤的课,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也去旁听了。提及思政课改革,朱善璐说,把思政课上好,正是办好大学的试金石。
把思政核心课程上得有声有色
在目前高校的思政课体系中,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在内的4门核心课程,被认为是教学难度最大的课程。但在北大,这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却开展得有声有色。
“北大的思政课改革突出重点,把握特色,讲求实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告诉记者,北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采取以经典带原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经典研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采取“史料采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采取“实践报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举办“课程辩论”。这些都是改革之举。
今年开设并迅速获得好评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与理论”课程,融合了原来“概论课”和“史纲课”的内容,以百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诉求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特别是以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推进的历史事实为依据,沿着重大事件、客观事实、思想理论、历史关头和转变节点的脉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怎样走到今天的,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思想、经验和规律。
为了让思政课“入脑、入耳、入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逐步构建多维立体化综合性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比如,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院在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上,纵向考虑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层级,做出合理安排;同时,在横向层面也精心安排这三级学生相应的必修课程内容,努力做到不同层级的教学内容相互衔接,层层递进。
北大还发动和配置了校内外优质资源支持思政课建设。从2014年下半年起,北大开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大讲堂,请来一批知名专家、教授,给大学生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思政课内功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孙熙国看来,要提升思政课“内功”,前提是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根据计划,该学院将特别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教学能力建设,为思政课提升内功作好铺垫。学院还针对每门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立项,鼓励和支持思政课师生开展调研,就教学和学习中的重大思想和理论问题进行联合攻关。“这些做法能很好地服务于思政课建设,提升教师通过研究讲好思政课的能力和水平。”孙熙国说。
据悉,北京大学马克思楼正在建设当中;拟藏书80万册以上的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已开始运行;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也已成功举办。这一切,都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