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滴滴车站瑞金医院候车点旁,市民可通过触摸屏预定出租车后,在车站等候上车。袁婧 摄
■本报记者 张晓鸣
本市首批3座“滴滴车站”运营至今,已过去一个多月。然而,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在瑞金医院附近的站点,几乎没有使用“滴滴车站”叫车的市民,竖立的屏幕看上去更像是一块灯箱广告。与市民出行相关的新鲜智能玩意越来越多,但在炫目的概念和愿景背后,不少应用在用户体验、功能特点等方面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车站”变成灯箱广告
瑞金二路靠近永嘉路上,如果不是刻意寻找,在自行车“簇拥”之中的“滴滴车站”很难被找到。因为尽管屏幕上方写着“滴滴车站”“出租汽车候客站”字样,但远远望去更像一块灯箱广告。
在按下屏幕上的叫车按钮后,屏幕弹出了“新建订单”窗口。记者花了5分钟才填完“手机号码”“终点”,但订单发出后没人接单。
事实上,从医院出来的人,几乎都在路口扬招出租车。“我不知道有这个专门叫车的站点。”大多数受访市民对“滴滴车站”一无所知。
对此,滴滴方面向记者表示,初期“滴滴车站”的确出现了操作页面卡顿等问题。下一步,将在市民知晓度、体验度以及车站铺设量三方面下功夫,并考虑增添导视图、便民指示牌甚至引导志愿者。
公交报站信息还不够准
而在不远处的瑞金二路靠近建国中路,公交站亭的电子预报系统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这个公交站亭有41、96、104、146、955路等几条线路停靠。电子屏幕同时显示当前时间和各条线路预计到达时间。但记者发现公交车到站时间一直在变化,没有准信。比如:104路一开始显示15时28分到站,后来变成15时29分,过一会又变成15时32分,结果,15时28分,车已经进站了。
对此,有关部门回应,市中心交通拥堵,时间难以准确估量,导致信息不准。未来,系统将变得越来越聪明,比如:一些路段早高峰前特别顺畅,而到了早高峰又特别拥堵,同样一段路可能要堵上1小时,这时系统就会适时进行调整。
今年6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本市交通行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透露,目前上海公交车辆到站动态预报功能已基本实现。在传统站点设施、网站、广播电视发布静态查询信息、线路规划的基础上,上海利用电子站牌、移动终端发布实时到站信息。
智能停车缺少成熟模式
那么,如果选择开车出行,能否便捷地找到停车位呢?前不久,由市交通委打造的“上海停车”App上线测试,接受各方“挑刺”。
不过,这款App目前可查剩余泊位信息的停车场仅接入300多家。记者昨天在南京西路江宁路搜车位,结果只跳出10家左右,周边商场818广场等几个车库都没有显示,更不用说相对便宜的小区停车场信息了。
反观非官方App,有的可预约车位,另一款深圳制作的停车App,更直接支持支付宝付费。不过,前期部分非官方App项目已出现了明显的困境。
对此,市交通委表示,将鼓励、支持相关企业开发基于“上海停车”App的停车泊位预约、电子支付、错时停车等增值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路政局相关人士也表示,力争2016年底基本实现“上海停车”App对本市公共停车资源的全覆盖。
智能交通: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
■本报记者 张晓鸣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这些看上去很酷的黑科技,支撑起了智能交通“蓝图”。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智能交通要真正落地生根,还需要严谨的科学论证、合适的商业模式和成熟的运营实践。
智慧交通也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相继推出出租汽车、实时路况、公交及停车等信息平台项目,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不过,这些实践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易观智库研究发现,在出租车的智能运用中,用户体验最差环节在乘客和司机的线下对接。因此有了滴滴车站的构想,希望类似实体车站可以帮助乘客在对周边环境不熟悉时更方便地与司机沟通上车地点,实现快速上下车。
但实践曾证明,国内乘客并不认可这种做法。即便有了移动互联概念,也很难改变乘客多年养成的用车习惯,更何况其用户体验还没有达到及格线。
智能交通建设属于投资分散、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在这当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专家建议,聘请相关专业咨询单位制定整体实施方案,由相关专业施工单位出技术来建设实施,完成后由专业咨询单位进行审核验收,政府出资进行购买,或者采用通过社会资金建设、在智能交通中注入商业开发模块以回收投资等方式实施。
归根到底,智能交通是要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和成熟的运营实践,让各方得实惠,才能避免各种项目沦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