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长林(中)和护理人员交流。 傅国林摄
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护士要做好充分的检查。 本报新媒体中心 张挺摄
■本报记者 陈青
口渴了,该如何解渴?这个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却是天大的难事:由于自身缺乏代谢功能,他们平均每天喝水的量,被严格控制在2千克以下。畅饮,因此成为尿毒症患者的奢望。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身边“望水止渴”的这一特别群体正在不断扩大。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尿毒症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一,每年新增13万患者,其中8%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为了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26年来,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血透中心的医护人员,用勇气、爱心和精湛的医术,创造了一个个生命救治的奇迹。从最初的3台简陋的血透机起步,到目前已拥有100台国际先进的血透设备,长期血透病人数由最初的10人增加到如今的580人,年透析8.5万例次。
这是一串令长征医院肾内科血透中心骄傲的数字——
这里创造了十多年来无一例重大并发症的纪录,诞生了透析存活28年、血透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77.3%、10年以上存活率40.5%的生命奇迹。
“全国规模最大、患者最多、信誉最好的血透中心之一”这个称号,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尿毒症患者的福音,背后凝聚着无数长征人的奉献。
消化科骨干“转身”筹建肾内科
“我是半路改行的!”上海长征医院第一代肾内科人、现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梅长林教授告诉记者。
上个世纪80年代,梅长林从二军大毕业后留在了消化内科,并很快崭露头角,相继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但就在此时,一个特殊的病人改变了他的从医轨迹。
那是一个尿毒症患者,因为肾功能衰竭,不能正常饮食,长时间的饥饿导致消化道和直肠癌变。患者痛不欲生的呻吟,撕扯着梅长林的心扉。“这个病人群体太痛苦了,连最基本的饮食要求都得不到满足,一定要想点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他查阅大量资料,却发现“肾功能衰竭”这个顽症,消化科医生完全帮不上忙。正巧医院当时正在筹建肾内科,梅长林便主动要求转岗。
在许多人眼里,己在消化内科崭露头角的梅长林这次“转身”,无疑是“自毁前程”,但梅长林却从那一天起,把自己的人生与“把患者的生命高高举过头顶”这份信念紧紧交织在了一起。
当时肾内科整体水平在上海处于劣势,总共只有三四名医生、十来张床位和两三台血透机。梅长林“铆”足了劲,努力寻找解决患者病痛的良药。1993年,他从国外学成回国时,将自己节省的上万美元助学金全部买了实验试剂、仪器和英文原版资料,装了整整16箱。正是凭借这些特殊的“行李”,梅长林和他的团队很快组建了国内首个多囊肾病专业实验室,并相继诞生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率先在国内提出了透析患者肉碱缺乏症的概念,首次证实了肉碱缺乏症是促进慢性肾衰竭并发症出现和恶化的重要因素,并据此研制了左旋肉碱口服液和注射液,只要病人在血透过程中及时补充这种口服液或注射液,就能有效地消除由血透带来的不良症状。多年来一直撕扯着梅长林心扉的那个心结,终于解开。
内科医生“造瘘”技术吸引外科医生学习
对于血透病人来说,血管通路是维持血透的“生命线”,由于反复穿刺、感染、压迫和动脉硬化等原因,容易出现血管内瘘堵塞,威胁患者生命。
为了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上个世纪90年代,长征医院血透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带涤纶环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人造血管搭桥建立动静脉内瘘等高难度血管通路研究,一次次为濒临死亡边缘的患者打开了生命通道。然而在当时,为病人实施血管造瘘术属于外科手术,并且风险高、难度大,一般外科医生都“退避三舍”,很多血透病人就是因为得不到及时“造瘘”延误了治疗。
于是,血透中心决定自己来干“造瘘”的活。内科医生们一头扎进实验室和动物房:“我们不仅要做,还要比外科医生做得更好!”从动物实验到显微外科实验,医生们终于掌握了“造瘘”的核心技术,经过多年的磨练,如今,肾内科的医生个个都是“造瘘”高手,副主任叶朝阳的“造瘘”绝技更是闻名全国,吸引了许多外科医生前来学习。
工程师“坚守阵地”近30年
血透机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人工肾”,代替肾脏对血液中的毒素进行净化。在血透中心护理团队中,除了医生和护士,还有一支由3人组成的工程师小组,负责夜以继日地守护“人工肾”。
为了确保血透机的正常运行、保证病人的安全,张斌每天都会提前一小时赶到医院,仔细检查每一台设备,双休日也不例外。为了熟悉的病房和机器,他宁可三次放弃发展机遇。近30年间,病人换了好几拨,血透机也更新了一茬又一茬,从最初的两台到现在的100台,张斌始终坚守在这方100平方米的阵地。
“90后”工程师李维扬则告诉记者,病人血透效果是否理想,从技术角度讲,水质非常关键,“我们这幢楼下就有大型的水处理设备,对透析用水进行过滤、直供。要确保水质超纯净,血透正常进行,必须要对仪器盯紧点。”在病人做血透期间,工程师们也会和护士一样,定期观测血透仪的运作情况,“哪个机器报警灯亮了,立刻就要去查明问题。”
“有他们在,我们就有安全感。”一位在这里透析了20年的病人的话,给了工程师们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