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左)和女儿“猪猪”在美国黄石公园。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和孩子一起去留学,刘琰就是如此前卫的母亲。十年前,这个“60后”妈妈带着“90后”的独生女一起去美国留学,一个做博士后,一个读中学;一晃十年,一个又去做访问学者,一个已考入美国大学……这个家庭老少两代留学生的留学状态、烦恼、喜悦,从一开始就天差地别。20多岁的年龄跨度,折射出的正是一种社会变迁,以及它对个人命运的改变印记。
妈妈留学,女儿“陪读”
刘琰是上海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副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副所长。女儿高中毕业就留学美国,让她提前步入“空巢中年”。当然,她也不闲着,始终保持留学生状态,隔一段时间就要申请海外访问学者,保持与世界学科进展同步,她笑言自己是“大龄留学生”。
这种学习状态始于十多年前。1991年,刘琰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进入瑞金医院。2005年,获得烧伤博士学位后一年,并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她决定去国外看看,相继申请到美国加州大学的访问学者和博士后。一待就是四年。
在此期间,刘琰还作了一个重要决定:带上女儿一起留学。刘琰给女儿“猪猪”办好休学一年的手续,在加州找了一所中学。别人是孩子留学,父母陪读,在刘琰这里正相反,妈妈留学,女儿“陪读”。
在英美,带着孩子读书不是新鲜事。在牛津大学、伦敦政经学院的校园网上有专门为带孩子来上课的学生提供服务与建议,不少大学食堂还有给小孩准备的儿童座椅。这是终身学习理念在大学里的体现,不论年纪大小,谁都可以随时回归大学汲取知识。
踩着这种流行,刘琰却感受到了别样的代际差异。“我到国外就想抓紧每分每秒做实验、听报告、写论文。对女儿来说就是换个地方读书,玩着、学习着、享受着。”2006年-2007年,这对母女第一次一起留学。刘琰除了接送女儿上学,其余时间大都泡在实验室,她就希望将外国所学尽快带回来造福中国患者。这大概是所有“60后”、“70后”的留学状态:认真学习,只争朝夕。
妈妈操心科研,女儿忧心社交
一个老留学生生动地向记者描绘这种留学状态的根源:“我们这代人是深受公派留学浪潮感召的一代。1978年我们有了一批公派留学生,据说当年中国一万个农民才能养活一个留学生,大家都下定决心在海外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刘琰的家庭不乏这种教育氛围,她的表舅、表舅妈都是我国早期公派留学生,从北京大学医学部公派留美。
相比之下,女儿“猪猪”状态大不同,国内的学科基础让她轻松应对美国的初中课程,用刘琰的话说,在国内“中不溜秋”的女儿到美国有了“学霸”的感觉,自信心爆棚。也因为这一年的小留学生经历,三年前,“猪猪”从复兴高级中学毕业时就决定申请美国的大学,她最终进了一所文理学院。
这开启了这对母女的第二次结伴留学。去年,“猪猪”在宾州上大学,妈妈在加州当高级访问学者。两人一个在东部,一个在西部,除了一次结伴去美西自驾游,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各自的留学生涯打拼。
作为“过来人”,本以为刘琰可以给女儿传授很多留学经验,结果,“猪猪”上大学后的最大烦恼令妈妈完全没想到,那就是“如何交朋友”。“我们留学就是在实验室,压力是课题、论文,交朋友可没那么重要!”刘琰说。
刘琰这一代留学生更像是“实验室的一代”,留学几乎等同于学习。这个家庭的第二代留学生则截然不同,他们在十七八岁的年纪出门看世界,有了更多元的学习选择,也希望更全面地认识这个异域社会。
“地球村民”在世界范围择业
刘琰感慨,不同于他们这代留学生,“留二代”会更大胆地去拥抱外部世界,也有了更丰富的体验、更多元的选择。事实上,“猪猪”的不少高中同学都走上了英国、美国、新加坡的留学之路。国外教育观察者就曾提出,随着各国留学政策放宽,学习不再拘泥于本国本地,“90后”甚至“00后”这代小孩将拥有更多的世界教育体验,更像是“地球村民”。
他们的未来也不拘泥于大学所在地。“猪猪”的设想是毕业后就回国,学艺术史的她感觉在中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会。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发展,他们不一定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也未必带着如上一代一样的“报效祖国”之使命。少了传统观念束缚的这代年轻人,“归去来兮”的理由或许更直接:不需要人生定势,自定义人生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