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鸣 唐玮婕 张懿 薄小波
集聚创新人才、激活企业活力、扶持创投机构、搭建创业平台……黄浦江畔,新一轮创新浪潮正在涌动。刚刚闭幕的十届上海市委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令人精神振奋,不少企业界人士表示,要突破产学研用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让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振奋人心”
“我看到文件的第一感觉,就是振奋人心。”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席总裁、董事张强博士说。
医疗设备行业关系国计民生,更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中提到,要推进原创新药与高端医疗装备等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战略项目建设。张强表示,联影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搭建一个由技术创新、前瞻研究、设计创新、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组成的创新矩阵。联影全力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促进医疗设备相关国内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努力建成国际性的产学研医深度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世界级医疗设备产业生态圈,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提供支撑。
不少企业界人士认为,必须坚持聚焦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传统汽车的市场渐趋饱和,而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新能源汽车在国内还有很大增长潜力。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总经理朱军博士表示,《意见》提出公务用车和公共交通车辆优先采购使用新能源汽车,多途径鼓励家庭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这让他备受鼓舞。目前,他参与研发的荣威550PLUG-IN混合动力轿车攻克了关键技术——电驱变速箱的细节设计,获得了百余项发明专利授权,量产之后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对科技金融的服务创新最关注”
没有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不可能孕育成长科技创新中心。眼下,张江无疑站在了“风口”之上。作为张江园区内重要的上市开发主体——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葛培健说,“我对上海在科技金融上的服务创新最为关注。因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要吸引、凝聚全球的金融资本、全球的金融人才和全球的创新项目,只有资金流打通了,人才流、项目流才会进来。”
在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中,张江高科要实至名归,扮演起创业服务业的集成商的角色,寻求与创业者的共同发展。葛培健说,张江要通过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各种服务,整合相关资源,来促进这些企业成长,最终通过产业投资、产业集聚等方式实现与创业者的共赢。
在上海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与亨看来,营造生态环境,众创空间的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传统的孵化园,他们正在向创业大学、创客学院等新型创业机构学习,争取吸引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年轻创客。
“创新人才有望‘名利双收’”
创新离不开人才。如何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各类人才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沪江网CEO伏彩瑞和沪江网联合创始人于杰觉得,广大创业者最关注的一点就是人才政策,“能不能为创业者免去子女就学等后顾之忧?这代表了上海对来沪创业人才的尊重,也代表了上海对于创新创业行为的尊重。”
伏彩瑞说,“互联网+”行业的人才争夺很激烈,相对于北京,上海的互联网创业氛围和人才仍然相对缺乏;相信随着科创中心的建设,相关措施会得到优化改进和落地,包括被热议的创新创业人才“居转户”新政、人才扶持计划等,“一定会有更多的互联网优秀人才聚集上海,沪江网招聘和留住人才会更加容易,企业的快速成长也将得到强大支持。”
《意见》提出了试点实施支持个人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和转让的政策等。对此,上海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麦永懿表示,这将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干劲:“过去,我们很多想法受到各种机制体制的约束,《意见》让我们看到了方向——创新人才有望‘名利双收’。”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